2)第 六十五 章_八十年代翻身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体户,闷声发财,再想往上走,就受到诸多政策局限了。

  改革刚开始这两三年,先富起来的无一例外都是关系户,头一拨就是各种二代,姜宁手上这万把块钱,在人家眼里不算什么。

  不过吧,投胎这技术羡慕不来,姜宁对自己目前发展还是挺满意了,新厂子规模大小,就看手头资金办事吧。

  她斟酌一晚上,隔天就利索安排起来了。

  一百六十块钱的蝴蝶牌缝纫机,先进三十台。

  缝纫机票她一直攒着,姜红兵也帮忙留意,票是有的,这回挂了拉链厂的名头,走公家路线,中小批量购置也没啥难度,很快拉了回来。

  就是厂房挺大的,虽就着几堵主墙分割出几个大房间,三十台缝纫机连一个房间也能没填满。

  先这样吧,有了第一个车间,第二个车间还会远吗?

  这些事姜宁都是吩咐田斌去办的,她本人开店营业,同时还往店门外再次贴出招工告示,招聘熟手女工。

  哪怕会使缝纫机的人比例不高,但耐不住西河坊人流量大,告示上明确写了工资待遇,应聘的人不少,一天少则两三个,多则七八个。

  应聘的活姜宁实在忙不过来,于是就交给彭弘毅了,他打理加工场已经有一个多月了,很认真很负责,就算缝纫机没实际操作过,也能轻易胜任考察手艺这工作。

  他看人也有自己的一套,按照姜宁给的条件选人,不足一旬就招满了三十名女工。

  女工一被聘用,次日就上班,后院那七台缝纫机连同原料仓库也一起挪了过去,方便统一管理。

  姜宁这边非常忙,管理人手紧缺,姜红兵就把胡国川还回来了,赵向东许卫国介绍的那四个老战友早陆续到位,他那边人手挺充裕的。

  多了一个人,姜宁立即轻松不少,她考虑了一下,留着田斌在店里帮她的忙,彭弘毅胡国川就暂时都放在厂子那边,等上轨道后再回来一个。

  厂子从无到有,又招了一大批新女工,必须多放个人看着。

  除此之外,作为第一批女工的石小兰等人,已经升级为小组长了,除了做好自己工位的活以外,还得顾及整个小组的进度与质量。

  当然,她们是干得非常高兴的,毕竟升职加薪了嘛,管着一组五六个人,七人神采奕奕,走路虎虎生风,连上班得多步行半小时也毫不在意了。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