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8章 大势_我在三国建座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败邹丹,斩首四千余级。

  鲜于辅又联合乌桓峭王等胡族骑兵七千余人,南迎刘虞之子刘和。

  刘和时在冀州,冀州牧袁绍遂使大将鞠义与刘和、鲜于辅、乌桓峭王等合兵十万,共攻公孙瓒,大败公孙瓒于鲍丘,斩首二万余级。

  于是代郡、广阳郡、上谷郡、右北平郡等郡皆叛公孙瓒,起兵攻杀公孙瓒所置长吏。

  又与鲜于辅、刘和等合兵,屡败公孙瓒。

  公孙瓒即便很有勇力也不得不巧避锋芒退守易京。

  公孙瓒为防意外,在易京周围修筑十道堑围,堑内有土台多座,皆高五、六丈,上设了望楼。

  居中土台高达十丈,公孙瓒自居其上,又以铁为门,不许男人入内,公事文疏皆以强索系之上下。

  公孙瓒远绝宾客,无所亲信,又于台内贮粮谷三百万斛,自谓万无一失。

  一时间,面对公孙瓒全力把守的易京城袁绍也是久攻不破。

  后来袁绍也是从了谋士郭图,审配之计。

  重兵围困公孙瓒所在的易京城,等待着公孙瓒自取灭亡。

  与此同时,大汉的南方也不再平静。

  继承父亲遗志的孙策率所部五、六千人,助其舅父吴景进击扬州刺史刘繇。

  军至历阳,立即进攻刘繇部将樊能、张英拒守的横江、当利二处长江渡口。

  樊能、张英败走,孙策随即东度长江,攻下牛渚山刘繇军营,尽得其粮谷、兵器等辎重。

  时彭城相薛礼、下邳相笮融以刘繇为盟主,孙策攻破薛礼镇守的穆陵城和笮融镇守的下邳城,又连破梅陵、湖熟、江乘等地,直捣刘繇占据的吴郡曲阿。

  刘繇出战大败,退至丹徒。

  孙策率军进入曲阿,安抚诸县,晓喻百姓,凡刘繇部下归降者,一概不问罪,百姓乐从军者,家中免除赋役,旬日之间,收兵二万人,马千余匹。

  于是孙策得据丹阳郡和吴郡,威镇江东。

  大汉天下刀兵四起,可是苏木军却是受困于粮草不足没办法参与到战斗之中。

  可是苏木军麾下文臣武将多如牛毛,也是没有闲着。

  公孙瓒治理之下的幽州叛乱四起,苏木军虽然没有能力去与袁绍一起瓜分幽州。

  但是占据一些边角料还是可以的。

  幽州反叛的代郡太守王泽也是苏木的老熟人了。

  此时苏木军与并州太原郡治下的晋阳王氏也是联合的越来越紧密了。

  在沮授,荀彧,郭嘉等人的主导下,劝降的信使不停的往返于冀州魏郡的邺城和幽州代郡的蔚城。

  在苏木军以大汉天子的名义和苏木付出的实际利益最终是劝降了幽州反叛的代郡。

  代郡反叛以后归于苏木军和大汉朝廷后,苏木军也是得到了一个将手伸进幽州的跳板。

  跟随着从雁门郡往返幽州的商队,苏木军也是将探子撒向了幽州。

  跟在探子身后的,是驻守在雁门郡的郭正所部。

  晋阳郭氏与晋阳王氏同属并州太原郡的大世家,两家又有各种各样的渊源。

  所以由驻守在雁门郡的郭正率领大军进入到代郡也是更容易能得到晋阳王氏王泽的配和。

  随着郭正的大军接收了代郡,苏木军也是不费一兵一卒的进入到了幽州。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