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3.奥匈的战略与整治波兰_红色玛利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使第八集团均缺枪少弹,但布鲁西洛夫还是松了一口气,并且对侧翼发起更加强烈的冲击。

  八月十日,第八集团均和第四集团军的五个师开始迂回包抄,进攻奥匈帝国的对俄方面军。

  尽管在一开始的时候,第四第五集团军因为后勤问题,严重性缺乏弹药。

  但随着不断后撤,后勤线逐渐缩短,武器弹药的后勤运送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渐渐地,原本还可以快速推进的进攻进度,逐渐地卡在了中间。

  侧翼还有第八集团军与第四集团军五个师的围攻。

  一时间,攻势被打破的奥匈帝国军队,陷入了僵局。

  得知此事之后,斐迪南一脸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他与康拉德元帅相处得不多,但对这个人,他还是有不少了解。

  固执、多变、刚愎自负。

  如果可以的话,他真不想让康拉德去统帅军队。

  碍于康拉德自身的军衔和影响力,斐迪南不可能直接把他给撤销了,所以只能将对俄方面军的三十万人交托给他。

  ‘或许,那只是我的偏见,能够坐在陆军元帅这么长时间,绝对会有他的个人之处。’

  斐迪南依旧怀抱着这样的想法,但很显然,康拉德让他失望了。

  当然,他也不会心痛这三十万人。

  奥匈帝国是一个混杂着各种民族且还没有得到民族融合的拼多多国家。

  这一点,已经成为了所有人的共识。

  而在奥匈帝国里面,就存在着不少塞尔维亚人和波兰人。

  在萨拉热窝事件之后,成为了帝国参谋长的斯蒂芬开始对部队进行整编。

  他将大批量的塞尔维亚人和波兰人都融入到对俄方面军里面,由康拉德元帅统帅。

  人菜瘾大的康拉德对此并不在意,他甚至认为,自己占据着绝对优势,只要一声令下,就可以平推到彼得格勒。

  只可惜康拉德还是被围困了。

  事实上这也不能怨他。

  将塞尔维亚人和波兰人塞入到对俄方面军里面,其实是斐迪南的要求。

  他不会再对这些不属于奥地利维也纳的多余民族有任何怜悯感。

  ‘他们都是一群贱民,只有为帝国牺牲,才能弥补他们的过错。’

  每当他的头痛再一次发作,斐迪南都会变得异常狂躁,即使头痛得到了平复,他的脾气也会逐渐变得激进。

  要如何处置国内的塞尔维亚人和波兰人,原本是奥匈帝国的一个大难题。

  毕竟现在的奥匈帝国境内,还有不少塞尔维亚人。

  但斐迪南解决了。

  他的解决方案很简单,派他们出去送死。

  在进攻塞尔维亚之前,对俄方面军就已经开始集结。

  大量的波兰人和塞尔维亚人被征召入伍,并且快速调动到奥匈帝国的北方,靠近俄奥边界。

  由于这个时代的信息通讯十分落后,导致即使塞尔维亚遭到了入侵,留守在北方战线的塞尔维亚人和波兰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