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7.大萧条了,是不是该挖点科学家?_红色玛利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机会。

  一直以来,苏英之间的舆论友好交流,让双方都达成了一定共识。

  ‘我可以不占理,但我要恶心你。’

  摩洛哥的失败,让苏联感受到英方的恶心。

  这一次,风水轮流转。

  只不过,苏联高层更关注的,并不是舆论上的胜利与否,而是关心这支第六纵队,能否成功。

  刚从德国回来,已经来到基辅的玛利亚,立即关心起这件事来。

  得知到第六纵队居然安全穿越撒哈拉沙漠,并且还即将解放埃及,玛利亚是有要多激动有多激动。

  单单走出这片死亡沙漠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走出之后甚至还有余力,顺手把埃及给解放了,这就不是‘了不起’那么简单。

  可是,当她打开欧洲地图时,原本的激动立即冷却了下来。

  因为玛利亚在欧洲地上,看到了危机。

  解放埃及什么的,几乎是不可能了。

  他们总不可能立即派兵进入地中海,然后强闯埃及海域吧。

  这无异于与英国直接宣战。

  别看苏联第一次五年计划成功了,但这仅仅是给他们打下了未来发展的基础。

  用自己的基础打别人的完善工业体系,实在是有些难度。

  所以,解放埃及什么的,目前为止确实不可行。

  但玛利亚还是认可约瑟夫的做法,他在知道此事之后,便立即派出黑海舰队,穿过达达尼尔海峡。

  一旦第六纵队成功了,他们就可以接这批远征英雄回家。

  但很快,英国人就下场了,第六纵队终究是打不进去苏伊士省,只能再度进入沙漠。

  在他们进入沙漠之前,还发了一份电报回去彼得格勒。

  主要内容是让组织放心,至于作战方针,则没有写在电报上,毕竟这可能会被截获。

  得知此事之后,玛利亚等人只能给予信任。

  然后,继续等待第六纵队的消息。

  一个多月后,第六纵队的电报再一次呈现到彼得格勒内部。

  而发送这份电报的地址,是刚果金。

  这是一个天大的消息,因为第六纵队的战略路线完成了,他们成功抵达刚果金。

  而且,更重要的是,第六纵队还将他们长征途中的一些内容,通过电报发送回来。

  当政治局看完这些内容时,第一时间被宣传部用在了宣传上面。

  《真理报》直接将这场长征定义为‘捅穿非洲的胜利’。

  身为非洲小霸王的英法两国,自然饱受争议,毕竟能够让一支不到两万人的部队在非洲内横冲直撞就已经够戏剧性了。

  英法两国对此也颇为无奈,因为非洲太大了,而这支一万多人的部队行动速度远在殖民军之上。

  真要逮捕他们,实在是太困难。

  这样的事情,在一战的时候就发生过。

  一支德国军队在非洲里给英法打游击,打到一战结束,这支德国游击队也还在打。

  由此可见,英法是弱游击的。

  舆论上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