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28.真正的幕后人,苏斯洛夫_红色玛利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瑟夫面前,却认为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可以通过谈判的方式,动摇英国在殖民地威信的根基。

  他在得到英国外交申请时,就立马理解英国为何会有如此请求,因为玛利亚已经把握住他们的命根子了。

  而这个命根子就是那三万英军俘虏。

  在媒体的大力宣传下,这三万俘虏早就成为了国际笑柄,而且还大幅度动摇丘吉尔的政治根基。

  要知道,工党对丘吉尔的攻势,那是从未有过停止。

  如果可以将丘吉尔来下台,对于苏联而言,绝对是利大于弊。

  因此,约瑟夫在发给玛利亚的电报中,要求玛利亚赶紧回来,印度的事情可以慢慢来。

  在他的推断下,印度地区的解放,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得了。

  毕竟国大党的势力还是很大,而且除了国大党之外,还存留着大量的反动势力,若要彻底解决,没个三四年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约瑟夫要求玛利亚赶紧回来,他会安排另外一个人过来接替。

  至于是谁来接替,电报中没有提及,但她还是相信约瑟夫的选择。

  看着还在进行的俘虏运动会,玛利亚让小秘书艾米尔,将穆共穆联等巴解阵高级成员都召集过来。

  艾米尔准备出发之前,玛利亚着重地叮嘱一句。

  “跟他们说,这件事很重要,必须全都过来。”

  艾米尔点着头,然后走出办公室,将玛利亚的指令下达出去。

  穆共负责人正在遥远的拉合尔地区,短时间内回不来,所以真纳会代表穆共一同出席。

  除了真纳之外,还有钱德拉·鲍斯和莫夏尔科夫都在第二天下午之前赶过来了。

  面对这群巴解阵高层,玛利亚便道出了自己即将离开的消息。

  听到这个消息时,所有人都震惊了。

  而最为激动的,当属鲍斯。

  “你不能走!如果你走了,不就等同于缺少一个轴心吗?”

  尽管在某些政见方面,真纳跟鲍斯有着很大的差异,但对于玛利亚要离开这件事情上,他也站在鲍斯这一边。

  虽说他保持着自己的素养,并没有像鲍斯那般激动,但也按捺不住自己不安的心。

  “玛利亚主席,你是巴解阵的核心,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如果你走了,我们怎么办?巴解阵的部队又怎么办?”

  真纳的劝留,让玛利亚听到一些不一样的意思。

  鲍斯是因为玛利亚的管理能力,如果她走了,鲍斯就要承担很大的压力。

  但真纳就不同了,真纳最担心的其实不是玛利亚,而是格里芬的部队,还有这支强大的装甲团。

  一旦玛利亚离开,这支部队的实际控制权将会落在鲍斯手上。

  到那时候,一直与鲍斯有分歧的穆联穆共,能跟他们和睦相处吗?

  玛利亚就像是调节剂,她的存在,能中和所有分歧,可一旦离开,分歧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

  为了安抚真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