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8章 海宁新学_大苍守夜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全都目瞪口呆。

  包括抱山。

  抱山眼中全是狐疑:“你说一个月,5000两?”

  “是!另外,学院招生,也得多少收点学费,这部分学费就作为学院的日常维护。”

  这个观点抛出来,大家又都惊了,收费?

  这跟学院设立的宗旨可不吻合,这里是流民江滩,既然是做善事,不该免费吗?谈钱的话,岂不将众位大儒的高风亮洁一脚踩到泥巴底下去了?情怀可就没了……

  陈姐看大家脸色不对,赶紧站出来解释。

  各位先生,我家公子也是基于长久的考虑,任何事情,一味地免费,都不长久,就比如当初江滩上的煤,公子本可以免费送给流民,但基于长久,还是设置了一个很低的价格,事实证明,这套方法才是真正有效的方法……

  几位大儒对视一眼,慢慢有所改变。

  林苏道:“有交钱的机制在,村民们都会自己去考虑,哪些子女适合去读书,哪些子女不需要,而花了钱,他们也更在意子女有没有学到真东西,学生自己,也才会真正努力,至于学费,不需要太多,一年有个半两银子足够,这点钱,在不久的将来,对于江滩流民而言,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抱山身边的一个老人缓缓点头:“状元郎说得对!如果不交钱,村民们必定将所有儿子全都塞进学校,人太多也管不过来……”

  一个全新的共识,就这样达成。

  经费问题解决了,关于学院的运行初步思路也就清晰了。

  接下来是课程设置的问题。

  这一点,对于抱山和那几个大儒而言,基本没什么讨论的余地,全天下私塾、学院都一个模板,老师拿四书五经进行教导,漫长的时间中,总能从渣土中炼点金子出来,哪怕教一百个学子中,有一人考中进士,这辈子都值了。

  但没有人想到,最不需要讨论的话题,却是讨论最激烈的。

  林苏坚持分类施教。

  什么叫分类施教?对于有科考前途的学子而言,按传统教育模式去教育。

  但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教他们算术、教他们识字即可。

  刚才站出来支持林苏的那个大儒丁成儒怒了:状元郎,学子读书,不向圣道却向邪道,这是误人子弟!如果状元郎坚持如此,老朽不教了,回斗方山去也!

  这个大儒可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前辈,学术也好,为人也罢,全都无可挑剔,抱山费了好大的劲才将他从山上请下来的,事后,抱山约其他人,也都拿他当标杆,你看丁成儒都来了,地儿不好他会来?他都去了,你去也不丢人吧……

  所以说,他基本是大儒团队的主心骨。

  他这一去,大儒团队当场散架。

  抱山急了……

  林苏道:“丁大儒,你也是参加过殿试的,却不知你参加殿试的那一届,多少人参考,录取者几何?”

  那一届?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