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二章 贾主事_我自红楼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丑名得以传扬天下,只可恨我身无长物,没有什么好回礼的。”

  他所说的词是那首“长亭外,古道边”,贾瑜曾把它谱写成曲,一如后世那般,现如今在外面广为传唱。

  师爷提点道:“大人,宁伯爷出身贵重,品性高洁,想来金银珠宝等俗物是不缺的,亦是不耻的,依在下看,您不如送他几只寒羊,眼下正是最肥美的时候,补气补力,对身体康健大有裨益,做为回礼,最合适不过。”

  寒羊是密县最著名的特产之一,和密香杏、金银花合称为“密县三宝”,肉质细嫩饱满,相较于其他羊,膻味较轻,直接用白水煮,撒上一把盐,剩下的什么调味品都不用放,就是一道难得的美味,而且也适合拿来炙烤。

  不光本地人喜欢吃,周边府县的百姓也不例外,每年春天都会有很多羊贩子来此采买,然后贩卖到周边各府县,不过因为运输不便和成本的问题,他们一般只在河南道内兜售。

  陈淳一拍额头,恍然大悟,想起贾瑜是比较钟爱羊肉的,快步走进卧房,未几,拿着一个钱袋子走了出来,递给陈三,吩咐道:“你现在就去集市上挑选二十七只肥硕的寒羊,让人装了马车,连夜送到京城去,宁国府十只、户部右侍郎府、张掖伯府和李家各五只,剩下的两只给家里送去,这里是我上个月的俸禄,七十两分文未动,应该够了,记住,一定要等价采购,买完后你亲自去送。”

  大县县令每个月的月俸为三十两,除此之外,还有各种补贴,比如说茶、酒、炭、盐诸物,喂马的草料、随身伴当的衣粮等均由朝廷负责,折算成现银,这些加起来也有四十两,综上所述,陈淳月俸为七十两纹银。

  卢县丞小声道:“陈大人,其实这些是可以走公账的,就算在祭礼和驿站修缮上,这些月俸您还是自己留着吧。”

  陈淳摇了摇头,他知道和光同尘的道理,但是他做不到,别人当了县令,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把这么多年读书花费的银子弥补回来,然后贿赂上司,和同僚以及下属想方设法的挪用公款,再请朝廷拨发银子剿匪,修缮城池、驿站和官道,实则这些银子一多半都进了县令、县丞等一干官吏的腰包。

  打个比方说,朝廷给某县拨下五万两银子用于赈灾或者其他用途,但这笔钱经过层层克扣,雁过拔毛,最终能有一半花到百姓身上就算是谢天谢地了。

  百姓们都拿“三年梁县令,五万雪花银。”和“三年梁知府,十万雪花银”,这两句话来抨击他们。

  陈淳任上既不孝敬上官,又严禁下属贪墨,他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彻查县衙内的官吏们,在短短半个月内连续革职查办了数十人,还向朝廷写了奏折,把贪污腐败的原县丞和县主簿拉下了马,导致很多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