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题_244_终焉: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且不说柳拂衣和小葫芦这头发生的事情,将视角继续向世隐乡的北方延伸,划过那在七八点时分纷纷点灯取暖度过寒冬的千家万户,来到一处相对僻静的街区。

  这里是世隐乡大先生李默存的住所。

  简单而精致的小院里铺着齐整的草皮,显然是经过精心打理的。

  草叶之间不具名的小虫发出轻促的鸣声,飘飘荡荡地传出很远,将这片本来就颇为幽深的角落衬得更加寂静。

  屋子里没有铺设电路,燃着的是煤油灯。当初建造房子的时候,李默存就特意让工人们尽量让这间小屋维持简朴,工人们虽然不解,也只得一一照做。只是在心里面感叹这大先生向来都是个怪人。

  世隐乡的几位先生都是独居,住所分散在镇子里的各个角落。此时此刻,李默存又在做些什么呢?

  桌案上铺着微黄的纸张,看着颇像古时的宣纸,但是质地是有所不同的。

  实际上,世隐乡的纸张都是按照着李默存给工匠们制定的工序制造的——莫说是要和艾斯兰的纸质工艺做对比,就算是拿去和外面稍微富余一些的外区做比较,质量也是有所不及的。

  但这也算是聊胜于无。世隐乡本就是隐于世外的城镇,与外界交流甚少,负责进货的配给队每隔两个月才回乡一次,带来的也只尽是些基本的生活用品。

  若不是有那满脑子稀奇古怪知识的大先生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周边的黄竹造出了这种世隐乡独有的竹纸,人们还得像二十年前一样常常陷入无纸可用的境地。

  这也是世隐乡的人们都敬重李默存的原因。大先生虽然平日不掌实权,也不理军务,总爱三天两头往外边跑,看上去就像是个文弱迂腐的书生,但是实际上,自打十几年前大先生被外出游历的师匠带回来以后,他脑子里装着的那些包罗万象的古怪知识几乎已经是润物细无声般渗透了整个世隐乡。

  乡里的风车水车都是他造的。建筑的格局也是经过他的安排定下的,看起平平无奇,十几年来却是不曾漏风漏水,极为稳当。就连那竹林书院图书馆里的藏书,都是他一手包办的——使唤配给队从周边城镇想办法弄来一些,自己带回来一些,印象里有些书如今已经找不到的,便又默写了一些。

  他记性极好,过目不忘,又甚喜读书,也不拘泥书类,圣贤哲学,格物之理,乃至于战场兵法,甚至是言情志怪的小说,都是乐在其中的。

  不夸张地说,除了竹林书院的那帮男学生以外——他们因为李先生的竹纸问世而多出了好几套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人们敬爱大先生的心情其实是不亚于林舍予先生的。

  ……尤其是乡镇里许许多多正值妙龄的怀春少女。

  大先生虽然看着常有些蔫蔫的,人长得却很是俊俏,性格又是在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