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采参的规矩_真实的盗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爷子喝了口酒,顿了顿话。今天的酒喝的很尽兴。也打开了话匣子。聊起了挖参的话题。也许老爷子挖了一辈子人参,讲起这个就滔滔不绝的。挖参通常在二十四节气的谷雨后、白露前,也就是每年的四月份到九月份之间。

  进山采参时,一般是多人搭伙,称为“拉帮”。但特殊情况下,也有一个人进山采参的,人们把这种独自进山采参的叫“单棍撮”。

  “拉帮”一般都是三、五、七单数人结伙,叫“单去双归”,人参也顶一个人,预示会采到参。进山时,有一个大伙都信得过、且有丰富放山经验的“山里通”当把头。据传说,早年有孙良、张禄两个人结伙走山,一春一夏,挖了许多棒槌,粮吃光了,在准备下山的前一天,张禄却走丢了。孙良不肯丢下朋友,自己逃活命,在山林里忍饥挨饿,找了七天七夜,饿、累吐血而死……他后来成了走山人的保护神“老把头”。

  入山时,采参人都带着小米、咸菜和炊具。进山后的第一件事是选好地场,在窝风向阳山坳里用树干、树皮搭个窝棚,以备居住。除了搭人住的窝棚外,还得再搭个小窝棚,这个小窝棚是用来供奉山神爷的,这是挖参这行特有的规矩。因为深山老林气候变化无常,野兽时常出没,为了保证挖参顺利,供奉山神是件最大的事。

  千百年来,上山打猎、挖参、采药的年年不断,在长白山上留下不少窝棚、马架子、地窨子。有些常来常往者,甚至在山上盖起了像模像样的房子,清一色的圆木,连皮都不剥,有的枝丫处还带着绿叶。房间里用具一应俱全,缸里有米,梁上有肉。采参者进得屋来,别问有没有人,只管吃,只管住。临走时,在灶坑里抓把灰撒在门口就行,主人就知道来过客人了。

  照山里的规矩,晚上想找地方住宿,清亮亮地喊一声:“有亮子吗?”如果有人回:“房上瓦,台烘着!”那就是受到邀请了,尽可去住。这是山里惯用的黑话,问话是:“有点灯的地方吗?”回答是:“有一间正房,炕已经烧热了,正等你来住呢。”

  挖参前得用蒿草熏蚊子

  寻找人参时,采参人排成一排,彼此距离约一棍,称之为“排棍”。排中间的人叫“挑杆的”,一般都由把头或经验丰富的人担任。搜索过程中,如果有人发现了人参,就要大声喊:“棒槌!”,这叫“喊山”。把头接问“什么货?”发现人瞅准以后就要立即回答,说出几品叶。然后,大伙接着说“快当!快当!”,这叫“接山”。

  什么叫几品叶呢?品叶是识别人参年份的最为简单的方法。一年生的人参由三片小叶构成,俗称“三花子”;二年生的由五片小叶构成,形如人手,俗称“马掌子”;三年生的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