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六章 放弃高中_六零种田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仔细问了孩子,上高中都没教什么内容,连正式的书本都没有,顿时心都凉了。

  家长们去找乔父,打算问问他们接下去怎么打算的。

  乔父只说两个孩子不适应高中的学习和生活,打算先休学回家自学,以后再回学校。

  他可不能直接说现在的高中不行,去了是浪费时间和金钱吧?

  他不想说太多话来影响这些学生们的家长做决定。

  家长们也有些六神无主,纠结了半天后,决定跟着乔父他们家的步伐走。

  人家乔宏远那么聪明,这么做肯定有原因的,跟着总没错。

  而且孩子不读高中了,省了一笔开支不说,还能帮家里挣工分,完美。

  这些家长心里噼里啪啦算了一笔账之后,就愉快地做出了决定。

  晋安一中少了十几个学生并没有引起什么人的注意,这年头读书读到一半退学多的是,并不奇怪。

  没人关注,自然没发现这没来的学生全都是同一个大队的。

  而乔宏致和乔宏远他们把县医院家属院的房子退了后没多久,县医院也没逃脱过混乱。

  那些老中医、有与华侨医生接触过的一声、护士等等,都要接受审查,必要时重新再教育,而留下的,全都是根正苗红的贫下中农。

  林秀玉身为妇科主任,医术精湛,不知道抢救了多少难产的孕妇,使母子莒南。

  只因为她曾经跟一位外国医生学习交流过,虽说没有被迫离开医院,但主任头衔、薪资等全部降到最低等,工作强度也非常大。

  而她的公公婆婆、丈夫,因为从事的都是中医行业,更是被直接下岗。

  没了工作不说,他们分在医院家属院的房子也被收回去,一家子好不容易租到一间屋子,艰难地挤在一起。

  齐大夫在晋安县很有名,受过他恩惠的人不知有多少,他一落难,偷偷帮他的人可不少,安排住处,转移书籍、医案等等。

  但是他们一家三口有手有脚有技术,却要靠儿媳妇一个人的工资生活,这怎么能成?

  不说县城里陆续发生的事情,高山大队的人都不知晓,他们都还在为田里的干旱而烦忧呢。

  下半年田里的水蒸发得没上半年快,但是隔着一两天也得往地里浇一回水。

  而上半年的春地瓜也早挖起来了,个头并不大,也不知道什么原因,表皮一点都不光滑,都是坑坑洼洼的黑色小疙瘩。

  根据大人的说法,这些地瓜是被蚯蚓爬过的,质量不好。

  若是要擦成丝,也必须把这些黑色的地方给去除,否则吃起来苦不说,还有一种奇怪的臭味。

  本来高产的地瓜,产量缩水,社员们都愁成苦瓜脸了。

  不过今年的花生虽说长势一般,结的果实也小,但总的产量加起来,也勉强能完成任务。

  各个生产队的会计拿着算盘,噼里啪啦地敲个不停,辛苦了几个月,最后分到手的粮食跟去年一比,也就堪堪三分之一。

  大队干部沉默了半晌,收成这么低,这几年顺风顺水的,让他们的心里落差有些大。

  社员们心情郁闷,却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只是下半年往田里挑水的时候,更是下死力气。

  而沼气池里的肥料,也一担一担地往田里挑,上半年收成不好,除了缺水的关系,肯定也有肥力不足的原因。

  大队里这两年新生儿出生的多,粮食不够,哪家压力都大。

  所以大队部商讨了下,决定再划出一些地方来开垦梯田。

  梯田的开垦也是很有讲究,首先要有水源,没有溪流,开垦出再多的地也是枉然。

  单靠人工挑水,那别的事都不用做了?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