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四十二章 天山下_修仙从己未津门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了九原,再往西行就是五原,此处已经是河套边缘。从五原出发,路分南北,一路往南,过银川,走武威、张掖;一路往北,绕过瀚海,在戈壁边缘经过,直奔天山。

  在五原休整一夜,打听了道路,费景庭与张乐瑶商议一番,便决定走北路。

  此前在归绥前后耽搁了半个多月,浪费了不少时间,此时自然要加紧赶路。

  从五原出来,或许是在小世界里待腻了,符芸昭便迫不及待的出来,欣赏起了大漠风光。先是符芸昭,后来就连性子最乖巧的倪秋凤都受不住,抢着出来放风。

  前些时日,费景庭抽空去到小世界之内,找了个靠近市区的别墅区,改造了一间房子出来。所谓的改造不过是拉了一台柴油发电机过来,解决了电的问题。水没法儿解决,依旧是随用随取。

  留在小世界之内,起初还算新奇,毕竟相差了百年,不说别的,就是游乐场里那些不需要电动的娱乐设施都够符芸昭疯玩的。可小世界到底不是真正的世界,终日灰蒙蒙一片也就罢了,如倪秋凤这样的,领域不过身前三尺,离着远了说话对方都听不见。

  更为要紧的是,费景庭去到小世界里只能是神魂状态,虽有真气充盈其身,可到底有些事做不了。

  瀚海、隔壁,风光自然与草原不同,众人分乘两辆车,先行北上,继而西行。

  费景庭比照着地图,此时他们所走的路线,大略就是后世的G7国道。

  这一路都是沙漠、隔壁,偶尔能看到些许的荒原。费景庭没走过此条路线,可手中的地图却是高清的卫星地图。比照卫星地图也能发现,处于清末延续下来的小冰河期,这一路荒芜得紧。

  待到了百年之后,气温升高,降水线北移,这一路就不会如此荒芜了。

  津门小世界中有图书馆,费景庭闲暇之余总会翻阅一些图书。当日为了写那本《农耕、游牧与海洋》,翻阅了不少资料,其中就有一本推测了汉唐时期至今,历朝历代的平均气温。

  笔者推测,盛唐之所以能在关陇崛起,全然是托了气温升高,降水线北移的福。

  盛唐之时,关中降水丰富,植被茂密,连带着西域大漠戈壁之中都存有不少的绿洲,于是丝绸之路贸易繁盛。待到了宋时,又到了小冰河期,西域那些小国因着降水线南移,也不知灭了多少。

  纵观历史,每一次气温升高,华夏都会迎来盛世。至于见天叫嚣、宣传环保,那是欧洲人才会担心的问题。

  欧洲就是块大洼地,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整个国家都得泡在海里,这帮欧洲人自然要跳着脚的着急。

  国内有些没脑子呢,也不知怎么被这帮欧洲人洗了脑,也跟着嚷嚷环保。

  看着漫无边际的沙漠与隔壁,费景庭琢磨着回头必须写本书出来。好歹他现在也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