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71章 山陕的新政(2)_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过随着脱产群体的增多,我山陕两地必须要未雨绸缪,确保区域粮食的供给,不能局限于外来输送,所以这个清查官田,必须要落实好才行。”

  如果说这两项新政,都能取得预期成效,那可以预见性,大明很多弊政和毒瘤,皆能迎刃而解啊。”

  以防患灾情、提前解决的名义,得陛下内帑的支持,先后明确整饬驰道、整顿水利等繁重的大工程。

  “没错!”

  在此期间还顺势筹建起一批地方官办诸厂,虽说消耗的钱粮很多,但是却保证了两省的破产群体,都被悉数吸纳到赈灾行署名下。

  维新变法想要推行起来,不仅会涉及旧领域的谋改和调整,还会牵扯到新领域的谋改和调整。

  是不是很绕?

  可残酷的现实就是这般,任何意义的谋改新政,一旦触碰到利益,就必然会得罪大批既得利益群体,想有效解决此事,就要转化矛盾,就要转化利益,唯有这样才能确保有些事情,能相对简单的推行起来。

  刘鸿训神情愈发凝重起来。

  “这注定是一条难走的路。”

  这也算是为后续陛下谴派人手,来我山陕两省治下,筹设冶炼、锻造、纺织、建材等领域产业,算是夯筑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崇祯皇帝要通过上述一系列组合拳,来初步缓解大明的土地危机,避免大明多数的土地,通过不正当手段,逐步流通到少数人手中,上演一场‘地吃人’的惨剧。

  而上述诸事想要促成改变,不是一股脑就能拿出来的,倘若一旦这般的话,那大明会再度上演叛乱接踵的奇观。

  这需要在审时度势下,分批次、分类型、分区域的试行谋改,先在小范围地域进行相应试行,遇到问题解决问题,遇到麻烦解决麻烦,在总结相应经验后,再去逐步的扩大范围,进行新一轮的试行……

  陛下明确的该项新制,倘若能在我山陕两省试行起来,其成效一点不比孙传庭在河南境内,试行的摊丁入亩要差啊。

  陈奇瑜眼神坚定道:“此事必须要促成,唯有把官田清查出来,那山陕两省在今后某一时期,才有可能推行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

  官员乡绅跟老百姓一样要服徭役和纳税,需要服的徭役可以拿钱来兑换,这是打破特权的关键所在。

  刘鸿训收敛心神,沉声道:“过去我们所做的事情,是通过所设地方赈灾行署,将各自治下的破产者,都悉数的集中起来。

  不过不要紧,只要是利国利民之事,就算是背负再多骂名,该做还是要做的,毕竟现在的大明太不易了。”

  大明真的是不易,许多盘根错节的弊政和毒瘤,想要得到有效解决和根除,其实是困难重重的事情。

  调刘鸿训进内阁,是崇祯皇帝深思熟虑后所定,今后刘鸿训在内阁这边,将逐步掌控起旧领域的谋改和调整,以确保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等新政,能够更好的在各地统筹试行起来。

  确保北方诸省能在最短时间内普及开。

  这些涉及旧领域的新政,倘若能扎根下来,那崇祯皇帝面对的处境就好上太多了,财政压力也将大大得到缓解,甚至倾斜的财政体系也能扳正回来!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