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23章 移藩(1)_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23章移藩(1)

  新旧思想的冲突和碰撞,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不管是在任何时期,都存在着新思想的启蒙,只不过崇祯皇帝的存在,将这一时期的新思想拔高很多。

  内务府这一文官体系,是新思想的聚集地,是维新派的聚集地,哪怕是其中的保守派,都要比旧思想的开明派,还要开明很多。

  新思想的激进派,保守派。

  旧思想的开明派,守旧派。

  在崇祯皇帝的认知中,不存在所谓的中间派,纵使在朝野之间,存在着一群没有倒向的群体,但真要细究下来,多数依旧算守旧派。

  利益嘛,谁都想守住自己的跟脚。

  在这种复杂的政治环境下,崇祯皇帝比谁都要谨慎,有效的掌控住大风向,避免不好的事情发生。

  乾清宫,东暖阁。

  “金铉的杀鞑令,真是有趣。”

  特别是第一批恩养的遗孤,那些年纪较大的群体,经过短期的培训,开始涉及到一些领域后,尤其是锦衣卫这边,事态就变了。

  不错,算是明白朕的深意了。

  从京卫都督府特设之初,宫禁就变得格外严格,内廷的任何消息,是外朝绝对打探不到的禁忌。

  隔绝内外,是崇祯皇帝极其看重的。

  崇祯皇帝就是想利用各方矛盾,在持续扩大军火贸易的同时,通过不间断的区域战争和冲突,一点点的恢复大明受损的元气。

  威严的紫禁城,走在里面,让人生出不寒而栗之感。

  另,向辽东督师府誊抄一份,告诉孙承宗,可将此事进行复刻,对察哈尔、内喀尔喀等部言明,朕要叫分裂的建虏各部,始终都处在动荡之下!”

  区域战争和冲突,一直是崇祯皇帝强调的事情,要维系好大明的主动优势,要调整好侧向参与。

  朝鲜那个地方,对朱聿键麾下的军队,就是一次不错的机遇,要是能持续个数年,非但能清偿掉所欠下的仗,还能叫唐藩迎来一次改变。

  领域产业的发展和积累,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不受个人意志的影响,一句话发展起来,就真的能发展起来的。

  朝鲜,既然建虏开始侵掠,那就变成大明的养料,逐步帮着大明恢复元气吧,这份密奏披红,八百里加急,着东江平虏前指审时度势,统筹和谋划相应部署。

  只要这个坏账率,在可控范围之内,对崇祯皇帝而言,那绝对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骆养性穿着飞鱼服,步伐很快,紧跟在内廷太监的身后,朝乾清宫方向快步走去,经乾清门的时候,受到严格的搜查。

  王承恩忙作揖应道。

  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逐步扩大内外需求,倒逼着移藩的宗藩群体,没有办法安心的去享乐,以此扩大外围的影响力和震慑力,以这种形式和方式,有效推动着大明内外的整体发展。

  王承恩忙作揖应道。

  崇祯皇帝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