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55章 震荡_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

  从一条鞭法试行起来,尽管说张居正新政改革,遭受到很多抨击和质疑,甚至还出现不好的事情。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明的赋役制度,就是在逐步倾斜于一条鞭法,并逐步的被地方所接受。

  把各府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样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

  只是该项制度并非是没有漏洞,比如说特权群体的偷税漏税,甚至是逃税,就是难以遏制的。

  而孙传庭在河南试行的摊丁入亩,陈奇瑜在陕西试行的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更进一步完善一条鞭法,倘若该项新政能有效推行起来,那对大明国库的财政收入,会呈现向上利好的趋势。

  但这也是为何有众多反对的原因所在。

  毕竟这是打击特权群体,对于既得利益群体而言,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要盘剥,要压榨,找底层群体啊。

  不过崇祯皇帝看得更远。

  “分税制,是为了更好的厘清朝廷和地方,涉及税收方面的调整,这里面会牵扯到事权和财权界定。”

  崇祯皇帝眼神坚定道:“刨除掉正赋和人丁税两项,国朝的赋役制度,还牵扯到商税、矿税、榷税、关税、盐税等税收类目。

  每一项税收的调整和变动,都会引起不小的争议,这对于朝廷而言,并非是什么好的态势。

  既然很多人反对,或者说朝廷与民逐利,那为何不能转变个思路,把这些压力分摊下去,朝廷承担朝廷该承担的,地方承担地方该承担的。”

  这……

  徐光启、毕自严听闻此言,一时间不知该说些什么,此等大事,岂能三言两语就能讲清楚的。

  毕竟稍有不慎,就会破坏掉大明的赋役制度,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那内乱就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陛下……”

  毕自严努力平稳心神,想了想,作揖行礼道:“您所言的分税制,牵扯到的层面太广,何况您所说的这些,仅仅只是表象罢了。

  真要是决定这样做,那事先必须要做好相应准备,特别是地方层面,为何界定财权和事权,这才是关键所在啊。

  倘若就这般毫无准备下,就贸然推动分税制的革新,恐将会对大明带来难以估量的灾害啊。”

  “臣附议。”

  徐光启紧随其后道。

  “呵呵~”

  崇祯皇帝笑着摆了摆手,“两位卿家曲解朕的意思了,朕当然知道赋役制度的调整,对于国朝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朕提出的分税制,并非是一上来就要推行的,这需要前期筹备好各项部署,朝中有司形成草拟的决案。

  等到这些事宜准备好,就先行寻一处地方进行试行,期间会出现什么问题,究竟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唯有将这些事情做好了,那才能逐步的进行扩大,毕卿,你是我大明的财相,像这等大事,可愿替朕分忧呢?”

  “臣愿意。”

  毕自严上前作揖道。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