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第 51 章_[明朝]科学发展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这个事情许久,可现在还是一脸的不相信:“还真的有数人出入于疫情区内,却从来都不染病。”

  “他们大多都是牧牛、养牛者,最后一归因,所养耕牛都染过痘病。”老头儿明显不知道病毒学和疫苗的概念,只纳闷道:“难道说,这是以毒攻毒之法?”

  “很有可能。”虞璁笑道:“不妨找些死刑犯人也沾染下这耕牛身上的痘病,回头让他们去其他省市的疫情区里待几天,看看效果如何。”

  如果真是这样,那牛痘的播种和防治,肯定会极大的改善百姓的生存率。

  要知道,天花这么毒的东西,哪怕是没有接种的现代人被传染,成活率也极低。

  皇上一想到这,忽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他这些日子里都在忙着军事和学校的布置,对全国的医疗情况没怎么关心过。

  但是听阿彷还有鹤奴说,从前北平城脏垢不堪,如今却已经大变模样,连疫病的出现也少了许多。

  ——这就是公共卫生的问题啊!

  如果城市里不能保持干净和卫生,那么鼠疫、霍乱等等的疾病都极容易传播感染。

  说到底,就是现代和古代的健康意识不一样。

  “崔太医,你可知道这其他城市的情况?”

  “其他城市?”崔太医虽然不确定皇上在说什么,想了想道:“臣太医院里有来自各地的人,要不叫几个天南海北的,供皇上审问?”

  这话正合虞璁心意,当即就派人去把他们叫来了。

  要知道,这人口发展归发展,还要能保护住才能增强国力啊。

  虞璁直到进了古代,才明白这差异有多大。

  真正讲究的,大多是达官贵人,以及皇亲国戚。

  比如自己发烧不舒服的那阵子,会有四人穿着吉服入宫,在乾清宫正殿门内放下一盆炭火,在里面焚烧苍术之类的杂香。

  任何人出入的时候,都要跨过那盆熏香,驱散身体上的邪妄之气。

  其实,这就是一种变相的消毒。

  皇上自然是怎么金贵怎么来,百姓可没有这种待遇。

  但是人口基数最大的,就是这些底层的劳动人民。

  一旦疫情发作,别说什么农田改革科举改革了,搞不好祖国的花朵们都要被疫病荼毒,隐形损失不知道会有多少。

  四五个小太医哆哆嗦嗦的被传进殿里,一一介绍了来处。

  有的是两广之地,有的来自开封城,还有的是从南京被调过来的。

  虞璁看了眼笑容平和的崔大夫,也略放松了神情,开始简单的审问。

  令人惊讶的是,这世人公认的干净地方,是南京城。

  日常扫洒、街道宽敞,飞尘污秽几乎见不到,百姓们也很少碰着什么疫情。

  而最脏的,是开封府。

  “开封府?”皇帝心想那地方又没有沙尘暴,怎么会比南京差这么多。

  “回皇上,开封府里一旦下雨,就到处是粪壤,泥水可溅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