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六百一十五 拯救濒危文化的决心!(求订阅~)_我的硬核音乐生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尚未开始搭建,但实则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旦一声令下,以华国的速度,很快便能建成。

  李文音笑了笑。

  “不仅仅是耳熟能详的各类音乐形式与作品,古典,流行,爵士,摇滚,甚至于是一些游戏音乐文化,二次元音乐文化等等等,多元化的音乐,百花齐放!”

  “未来,这里也会交流各种稀有的濒危音乐艺术,与各地,甚至是与世界所接轨,共同扶持与传承各色的民间音乐艺术。”

  “这里环境看来还确实不错,如果建成,真的一定要来看看!”

  瓦尔兹微笑着对李文音说道。

  “看来,贵国对于文化的发展,真的是非常的重视。”

  “当然!”

  李文音点了点头。

  “实际上,在传统艺术的传承上,是与青少年发展密切挂钩的,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各个地方的部门都在梳理排查,然后进行扶持发展,鼓励更多青少年去学习一些特色稀有的民俗艺术文化。”

  “艺术嘛,从娃娃抓起!”

  “人民生活富足后,自然需要更多的文化产品来提升精神世界,网络越来越发达,信息爆炸的年代,利用好了,对于稀有文化的传承来说,是非常好的事情。”

  瓦尔兹有同感的点了点头。

  这个世界上面临后继无人窘境的民间艺术其实很多。

  而音乐艺术,与音乐相关联的其他一些艺术,状况便更加紧迫。

  可以说,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音乐是调剂品而不是必需品,本身在生活中的占比都可以说是少之又少。

  就算是非常喜爱音乐的人,也不可能长时间的去泡在音乐里。

  有学习,有生活。

  这样的情况下,留给音乐的时间本就很狭窄。

  而这些“狭窄”的时间,也都被更为碎片化的流行音乐所取代。

  甚至于很多人更喜欢直接听高潮,几十秒的选段等等。

  很多稀奇古怪的民间音乐艺术受众可以说是极低了。

  得不到人关注,没有人在意,很多民间音乐也有逐步走向消亡的趋势。

  当真的没有人记得它们存在的那天,最后一个传承者老去的那一天,那么很可能,一种独特的民间音乐就会就此消亡。

  所以,在很多官方的扶持活动中,用到了“拯救”这个词。

  不仅仅是华国。

  或者说,华国在这方面,这几年做的反而都很不错。

  经历过痛处后反而更觉得可贵,走过弯路,承认弯路,便可及时补救。

  再加上一代代传承者赤子之心,以及华国人本身便有的,对待“传统艺术”的那种天然的亲近感。

  但其实放眼世界来看,这样的问题非常常见。

  瓦尔兹大师一行人来华国走走看看,实际上也是参考华国的“方法”,通过交流,学习,从而可以得到更多的经验,去拯救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遗产”。

  “所以,对于民间元素,我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