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1章 沤肥,新学之始_谁爹不是曹操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几天在司空府里闷的慌,想让你出来透透气,你要是不愿意就自己回去!”

  哦豁?

  曹丕细细一想,发现自从曹操回来后对自己的约束确实强了不少,甚至还派了贾诩来给自己当老师。

  如此一来,曹丕确实是没出过几次司空府,拘束的很。

  于是乎曹丕立即露出自己一口大白牙,对着何晏喝彩:“何晏!够仗义!”

  这次,是杨修和任峻等人用那看傻子的眼神看着曹丕了……

  何晏也是欣慰的点点头,暗自松了口气:“还好!便是贾诩上阵也把曹丕救不回来!甚好!”

  “咳咳。”

  安抚完曹丕,何晏才朝着杨修说道:“此次唤杨郎中来,主要就是为了体验新学的“知行合一”。”

  “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新学讲究的就是个事必躬亲。”

  何晏这时看向自己的叔父任峻。

  任峻走上前来指着脚下的两片土地:“这是慎侯特意让我找来的两片田地。”

  “这两块田地在水土上并无差异,但是去岁收成却是相差三成!”

  三成?

  杨修听到这个数字后也是皱起眉头。

  三成在一块田地上自然不多,但若是一亩呢?一顷呢?乃至数百顷呢?

  这个差距,足以差出一个大郡的粮食出来,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任峻也没有卖关子,而是说出了答案:“这两块地虽都是屯田所用,但其中一人常去河边挑些草塘泥来铺到田里,还有一人则没有去挑过草塘泥!”

  杨修这下听懂了,这收成的差别就在这草塘泥上。

  “不过慎侯……这草塘泥与新学有何关系?”

  别说和新学的关系了,就是和粮食产量的总体提升也关系不大。

  草塘泥毕竟是有限的,官府也不会允许大规模挖掘草塘泥,不然连河道都有决堤的风险。

  若是想用草塘泥提升粮食产量,那未免有些异想天开。

  何晏对杨修的提问没有意外。

  相反,何晏还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儒家教育下的读书人啊,在看到一个东西的时候都是这般“地主老爷主义”。

  没有节操的人会想到:“这东西对我有没有用。”

  节操稍微多一点的人会想到:“这东西对别人有没有用。”

  最多最多,也就会想到:“这东西对朝廷,对百姓有没有用。”

  只有将一个现成的东西放到他们眼前,他们才会向开始针对这个东西去思考,去延伸。

  但是对于这个东西的本质……抱歉,这不是他们这些“读书人”这些“老爷”要去想的事情。

  何晏叹了口气,朝着杨修问道:“杨郎中,新学的学问可不是这样的。”

  “我问你,你可知为何这草塘泥就能使粮食的产量增加?”

  这个问题莫说杨修了,就连种田小能手任峻都有些愣神。

  为什么草塘泥能使粮食的产量增加?

  或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