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8章 天下士人是一家_谁爹不是曹操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8章天下士人是一家

  古文学派、今文学派……

  这两派的恩怨已久,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两派已是逐渐有了融合的迹象。

  今文学派是两汉间以儒家经书研究而形成的学派,所研习的今文经,则指汉初由老儒背诵,口耳相传的经文与解释,由弟子用当时的隶书(今文)记录下来的经典。比如田何传《易经》,伏生传《书经》,申培传《诗经》,高堂生传《礼经》,公羊、谷梁两家传《春秋》。

  而古文学派,则是经学中研究古文经籍的学术流派。古文经则指汉代前期从民间征集或孔子故宅壁间所发现的用先秦古籀文字写成的经籍。比如西汉武帝时期,鲁恭王刘余为扩大宫室而拆毁孔子旧室,于坏壁中得古文经《尚书》、《礼记》、《论语》、《孝经》,河间献王刘德征购到古文先秦旧书《周官》、《尚书》、《礼》、《礼记》、《孟子》、《老子》、《诗》、《春秋左氏传》等经文。

  所以今文学派成型的时间其实反而要早于古文学派,前期发展也是比古文学派好的多。

  特别是自汉武帝“独尊儒术”,所立的五经博士皆为今文经学!如此导致今文经学长期垄断汉代官学。

  之后今文经学逐渐陷入了僵化和烦琐,且又与谶纬结合,流于妄诞,最终在西汉后期见衰。

  古文学派则是默默苟起来一直发育,直到王莽篡汉后,古文经学才被汉庭立为“官学”。

  只是后来王莽被位面之子刘秀锤爆,刘秀为了利用谶语巩固政权,倡今文,废古文,致使古文学派暂时落入颓势。

  但还是那句话——“历史的发展不以个人意志所改变”。

  王莽和他的新朝被扫入了垃圾堆,古文经学却是继续茁壮成长,终于是在东汉章帝时,在古文经学大儒贾逵的倡导下,《春秋左氏传》、《春秋谷梁传》、《古文尚书》、《毛诗》并为“四经”,列为官学!

  即便今文学派在东汉时期有过《白虎通义》的高光,但终究只是回光返照,很快就倒在了更加适合时代发展的古文学派脚下。

  直到东汉中晚期……

  随着社会矛盾的距离激化,无论是如日中天的古文学派还是奄奄一息的今文学派,都开始自我变革,想要为这个时代找寻到一个更加合适的出路。

  这个时候的儒家,还没有抛弃儒家“人需”的核心,面对漫漫长夜,依然勇于点亮火把,去迎接黑暗。

  其中的代表人物便是马融和郑玄。

  马融综合各家学说,遍注群经,使古文经学开始达到成熟的境地。

  他的弟子郑玄治学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学,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使古文、今文统一,世人将其的学问称为“郑学”。

  在一代代儒者的努力以及乱世的影响下,古文、今文学派如今是难得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