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两百二十四章 残酷的丛林_那年花开198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丽芹撑着雨伞,快速走过曼彻斯特的大街,时不时躲开街上汽车溅起的积水,一路走进了一座中式牌坊,才轻松了下来。

  杨丽芹已经来不列颠两年,深知曼彻斯特的治安情况,并不如某些人所说的那样好,特别是有些人,就喜欢她们这些相对柔弱的女留学生,

  但只要进了这个牌坊,她的黑头发和黄皮肤,就会赢得更多的善意,更多的温情,因为这里是唐人街。

  曼彻斯特唐人街,是不列颠第二条唐人街,在后世被称为“海外游子的不列颠驿站”。

  早在150年前,中国就曾与曼彻斯特有过商务往来。

  当时的清廷特使斌椿在他的海外见闻录《乘槎笔记》中记载:“此地为英国第二埠头,种花及印度、美国棉花皆集于此。”

  这也是华人在曼城游历的最早记录。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中英棉纺织贸易的交往日渐密切,曼城一度俨然成为两国交往的桥头堡。

  后来,曼彻斯特成为英国北部华人最集中的地区,形成了英国最大的唐人街。

  入口处那座宏伟的中式牌楼,还有上面那传统的龙凤图案,都寄托了海外种花人的思乡之情。

  “你好,胡老伯,今天生意兴隆吗?”

  “兴隆兴隆,小杨姑娘要进来喝杯热茶吗?”

  “不了不了,谢谢你胡老伯,我今天路上耽搁了,要是再晚一点都要迟到了。”

  “嗨,说什么迟到,赵老板不是那么苛刻的人,这种天气晚个几分钟不要紧的。”

  “人家不要紧,但咱不能不知足哇,哦对了胡老伯,今天你看到那个东山老乡小陆过去了吗?”

  “没注意呢!”

  “那我得赶紧走了,一共俩人迟到一双,老板肯定急了。”

  “唉,慢点慢点,前面那个井口的井盖丢了,不知是哪个混小子又输了钱”

  杨丽芹在胡老伯的叮嘱下绕过街角,走进了自己打工的东山菜馆。

  老板果然没有说什么怪话,只是笑着摆摆手让她擦干头发,赶紧准备上餐。

  这就是83年的唐人街,虽然有人会偷东西,但也有人不忘故乡的一片深情,让留学生在不经意的一个瞬间,就能感受到海外游子对祖国母亲的眷恋。

  杨丽芹换了衣服走进后厨,发现自己介绍来的那个新留学生早就来了,而且已经把属于自己的那份活儿干完了。

  “景瑶你怎么来的这么早?不会逃课了吧?”

  陆景瑶跟杨丽芹都是索尔福德大学的留学生,但陆景瑶刚来不列颠,手里没有积蓄,一向不舍得坐公车,走路怎么可能比杨丽芹还快?

  “没有,”陆景瑶一边忙活一边道:“我借了同学的自行车,抄小路骑过来的。”

  “抄小路?你还真大胆。”

  杨丽芹有些生气的道:“我不是告诉过你不允许走小路吗?如果出了什么事可怎么办?”

  “我下次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