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章 WS10项目联合开发_黑科技的大国航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章WS-10项目联合开发

  涡扇十,作为国产三代机的核心,被太多的人寄予厚望。

  作为一台多国混血的发动机,它的核心机主要技术来自于SFM56,也就是F110的核心机。

  F110作为一款经久不衰的发动机,双支点大鼓筒轴,大轴倾角燃烧室,中介轴承双转子,以及框架清晰的风扇结构。

  不仅在现在算得上不错,就算是之后的几款新发动机,也有不少借鉴了F110的核心机设计。

  至于发动机的细节设计和优化,大量的参考了AL31F。

  所以涡扇十可以看作毛熊、鹰酱以及国内三家技术的结合体。

  当然相较于作为核心机的F110比较优秀,作为细节参考的AL31F存在不少缺陷。

  比如在低空大表速时产生喘振,这个问题也导致了原本国内研制出的涡扇十根本无法真正装机使用。

  喘振,大多来自于发动机介绍的来流流动状态恶劣(如附面层导致静压不均,或者前机的尾迹吸入进气道等等)或者叶片共振造成的压气机叶片失速。

  交给火箭研究所的也主要是材料上的项目。

  毕竟虽然都是发动机,但是液体火箭发动机和航空发动机的结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工作时间大多不长,而航空发动机最起码都要求几百个小时的使用寿命。

  所以火箭研究所接到的第一个WS-10子项目就是发动机尾喷管材料研制工作。

  虽然液体火箭发动机和航空发动机内部区别不小,但是尾喷管的材料要求都是基本相同的。

  要具备耐高温,耐高冲击的性能。

  只不过对于温度和冲击强度的要求不太一样。

  火箭发动机的温度要求更高,基本在三千度之上,航空发动机的要求稍低一些,基本都在两千度以内。

  不过航空发动机的使用寿命要求更高一些。

  这个项目,张星扬并没有多管,而是放手让研究院的材料科研室去做。

  想要让这些刚刚走出校园的雏鸟,成长起来这些都是必须的。

  张星扬不可能将一个人做完所有的科研任务,他需要能够帮得上自己的科研同行者,而不是只会跟在自己屁股后边亦步亦趋的跟屁虫。

  当然张星扬也不是完完全全的放手不管,还是给他们指出了探索的方向。

  周一在材料科研室开晨会的时候,张星扬指出:

  “在不改变基胚和源气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要通过改变气相沉浸的时间,以及外层镀膜的方法,

  来将材料的最佳性能控制在1000摄氏度到2000摄氏度的区间之内,并且想办法提高材料的使用寿命。”

  张星扬看着会议室之内一脸认真看着自己的众人,喝了口水继续说:

  “这就是你们接下来的工作,时间和材料怎么控制才能达到效果。

  好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