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零二章 石堡之城(下)_藏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的眼,再打入木桩,就像铺设岩壁栈道一样,但需要时间,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至少要十天时间才能铺设完成。

  李邺一声令下,一百五十名工匠开始行动了,这些工匠都是铺设栈道的熟练工,在岩壁上打洞铺桩是他们的长项。

  李邺又留下一千名士兵掩护工匠,他带着其他士兵下山去了。

  李邺亲自率领两万士兵攻打石堡城,但辛云京和李抱真各率三万骑兵分兵两路杀进了赤岭以南,李抱真去对付吐谷浑人,辛云京则率领大军和两万头骆驼向大非川进军。

  赤岭是农牧分界线,赤岭以东是农业区,赤岭以西则是牧业区,到处是大片大片高山的草原。

  当然,吐蕃人也有农业区,主要分布在高原,种植青稞等农作物,在黄河九曲地区也大片农业区,种植小麦,被掳去吐蕃的汉人奴隶也大部分集中在那一带,专门替吐蕃种粮食。

  一支百人组成的唐军斥候骑兵在广袤的草原上疾奔,为首是斥候校尉周致,他从一名斥候小兵用了五年的时间做到了校尉,不仅战功累累,经验也十分丰富。

  他知道怎么样才能查到所需的情报,简单说,就是找地头蛇,而且不能找一家,要找好几家。

  他们的翻译叫做曹路,是从张掖县衙调来的,那边有不少文吏都会吐蕃语,而这个曹路不光会说吐蕃语,还会说一口流利的羌语。

  曹路指着远处一座低缓的山脊道:“越过那道山脊,或许会有发现!”

  周致微微笑道:“你说得对,我感觉空气是湿润的,那边必然有河流!”

  “跟我走!”

  骑兵们加快马速跟随主将向山脊方向奔去,奔上山脊,只见远处一条河流如玉带般流淌在广袤的草原上,河边有点点帐篷。

  骑兵们欢呼一声,纵马向远处的河流帐篷奔去

  斥候骑兵们遇到部落是一个吐谷浑小部落,青壮基本上没有了,只有一些老人和妇孺。

  在族长的大帐内,皮肤黝黑的老族长对唐军十分害怕,他很清楚一支骑兵军队到来,对他们这个小部落意味着什么。

  他沉默片刻,对曹路道:“我愿意告诉他们想知道的消息,只恳求他们放过我们,不要杀人,不要侮辱我们的女人。”

  曹路翻译给周致,周致点点头道:“你告诉他,我们的军规就是不允许屠杀平民,但我们需要带走三百只羊和三百袋奶酒,作为补给!”

  曹路翻译过去,老族长一颗心落下,点点头道:“羊酒尽管拿,不动人就行,我知道你们在找什么?伱们在找吐蕃军对吧!”

  周致点点头,“族长有消息吗?”

  “按理我不该说,但吐蕃军做得太过分,我们年轻青壮全部被吐蕃人强征带走,一个都没有回来,他们无情,我也不义了,我告诉你们,在南面两百里外盐湖旁边有一支吐蕃军驻扎。”

  周致听完翻译,急问道:“吐蕃军有多少人?”

  老族长缓缓道:“有多少人我不清楚,但有大概一千顶帐篷,而且我告诉你们,那支吐蕃军在那里驻扎已经有半年,我们一直在监视他们,一旦他们派军队过来,我们就会立刻撤离。”

  周致大喜,一千顶帐篷,那至少有四五千士兵。

  他当即走出大帐令道:“每人带三只宰好的羊,再带三袋羊奶酒,立刻向南出发!”

  夜里,周致匍匐在一座高地上,取出千里眼眺望远处的灯火通明的吐蕃大营,他们驻营地距离盐湖不到一里,可以看见远处银光闪闪的湖面。

  吐蕃军士兵正围着篝火吃饭,点燃了数十堆篝火。

  周致想不通吐蕃军为什么会在这里驻营?曹路笑着提醒他道:“这里就是天宝十三年的唐蕃分界线,我们白天看见了军营遗址应该是从前唐军驻扎之地,所以吐蕃也需要驻扎一支军队在边界,所以他们选择这里驻营,只是没有搬走而已,附近应该还有几个吐蕃部落,供养这支军队。”

  周致点点头,应该是这个原因,他当即兵分两路,他派一名旅帅率领十名手下赶回大非川向唐军主力汇报。

  他则率领其他骑兵又返回了两百里外的那个吐火浑小部落,在那边驻扎下来,继续监视吐蕃军的动向。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