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2章 民生于三,事之如一_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说到底,还是苏璟那管绅一体纳粮的建议,损害到了他的利益。

  屁股决定脑袋,古今至理。

  徐妙云并没有反驳,她只是越发的觉得,苏璟说的话,太对了。

  东宫之中。

  宋濂的步伐轻快,心情显然相当的不错。

  苏璟这位败坏太子的假先生,终于被朱元璋给发现了!

  自己才是太子最合适的老师,自己教导的才是太子应该学的。

  “太子殿下,奉陛下之命,臣来为教导殿下讲解《国语》。”

  宋濂手捧着《国语》,一脸认真。

  朱标朝着宋濂行了个礼,恭敬道:“宋师教导,学生必定认真听讲。”

  他并没有因为自己被禁足而有太大的情绪波动。

  在苏璟身边学习的时候,苏璟经常会做一些新奇的物件或者是新奇的实验。

  失败是常有之事,苏璟却从未抱怨,反倒是乐呵呵的面对。

  在苏璟的榜样之下,朱标自然也有了相当强大的情绪掌控力。

  失败而已,不值一提。

  看到朱标依旧尊重自己,宋濂也是非常的高兴,随即便翻开了手中的《国语》:

  “民生于三,事之如一。”

  “殿下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

  朱标点点头道:“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一生中要侍奉君王、父亲和老师,始终如一。”

  “不错不错。”

  宋濂满意道:“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长,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壹事之。”

  “父亲给予生命,老师给予教化,国君给予食禄,没有他们,便没有了人,所以要一心一意的侍奉他们。”

  君亲师为人本,这也是封建社会很重要的纲常伦理。

  宋濂奉命前来讲解《国语》,朱元璋的心思显而易见。

  只是,这一次朱标却提出的不同的意见。

  “宋师,学生有疑惑。”

  朱标开口道。

  宋濂立刻道:还请太子殿下详说,臣必当讲解清楚。

  朱标问道:“只有父亲可否生下孩子,没有老师可否得到教化,没有农民可否吃到粮食。”

  一发三连问,直接问的宋濂有些懵。

  朱标继续道:“常言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可见非母亦是不生。”

  “孔子曾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见每个人都是老师,教化本身就是相互的。”

  “食禄即是粮食,粮食由农民种植,从土地产出,无田无民便无粮。可见民大于君。”

  平静的论述,简单的事实。

  直接干的宋濂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我和你扯纲常伦理,你跟我论述实际情况。

  这太子的脑子里,都在想些什么?

  “宋师,不知道可否解答学生心中疑惑?”

  朱标继续追问道。

  他当然知道宋濂来教他《国语》是什么目的,自己的疑惑也只不过换了一种角度的质问。

  知道的人很多,但说出来的人很少。

  因为能讲解《国语》的人,至少也能站在师这个位置上。

  《国语》是维护他们自身利益的工具。

  那次星空下的夜谈,朱标依旧牢记在心。

  苏璟的话语,如今得到了印证。

  “太子殿下,容臣冒昧一问,此言是否是那苏璟所教?”

  宋濂转换话头,将矛头对向了苏璟。

  朱标看向宋濂,神色平静道:“宋师何必顾左右而言他,是苏师教导如何,不是又如何?”

  “难不成他说的是错的,我说的就是对的?”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