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4章,钢厂高炉_文明之再造山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胡莱早早的赶到儋州钢铁厂,一方面算是视察观摩,另一方面也算是给钢铁厂的技术人员和工人打气。这可是他迈向工业化的关键一步。

  偌大的钢铁厂,雄壮的高炉已经运转了好一会儿,炉内的温度该是已经达到指标,随即工程技术人员下达了开炉指令,生产调度一声令下,早已从堆场一直排队至高炉独轮车队开始挨个往输送带上倾倒早已筛选过的焦煤与铁矿石。

  操控输送带的工人们喊着号子开始开始转动输送带,输送带不断前进,直至制高点,也就是高炉的炉口位置,煤块与铁矿石源源不断的输送带掉落,落进高炉内。待高炉差不多盛满后,厚重的盖子将炉口封住。

  高炉不断升温,许久炉内的铁矿石与焦煤逐渐加热冶炼城铁水。调度与工程师共同确认工序完成后发出第二道指令。一个巨大的转炉由吊车驱动缓缓移动至高炉旁,高炉底座的两个口子开始排出物体。一类是炉渣,另一类便是冶炼出来的铁水。金色的液体如瀑布般倾倒进入转炉。

  转炉在装只四分之三满时便停止装载,开始缓缓移动,直至室内车间。此时另一个厚重的盖子如同一定帽子般直接罩住转炉,而“帽子”另一头则连通着氧气。待这“帽子”彻底封死转炉后,氧气源源不断的输入转炉。

  这时候转炉与“帽子”衔接缝隙间不断喷出四溢的火花,转炉内正在进行二次高温化学反应,转炉内的铁水等于又进行了一次精炼。

  加热了一段时间后,盖子启封,转炉再次开始移动,当它移动至一个大型热轧机正上方时,转炉开始缓缓歪斜,金色的钢水流淌进入热轧机。

  此时热轧机迅速开始它的职能,趁着钢水开始降温并逐渐凝固,一块又一块的粗钢坯被压制出来。此时的粗制钢坯远远望去,宛如一块又一块的“金砖”,但随着不断的冷却,这些个“金砖”的光芒以肉眼可见速度逐渐暗淡。

  在完成第一道粗放压制后,趁着余热,粗钢坯由输送带继续朝着车间另一头的热轧车间运动。在这里,钢厂根据需求会将这些粗钢坯继续轧制,使之成为需要的目标厚度的钢板或者目标直径的钢筋。

  钢板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再进一步加工成型,最终成为如海南重工需求的锅炉。钢筋则可以进一步加工成诸如文昌船厂所需的铆钉,螺栓等各种工业制品。

  当成品钢板和钢筋不断下线时,无论是来自巴蜀援建人员,还是海南本地的工人都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这是他们几个月一来的心血。海南钢铁成功出产钢铁制品意味着海南将结束钢铁制品进口的时代,从而开启全新的钢铁产品自给自足时代。

  而海南钢厂的成功运作也标志着胡莱所辖领地在工业化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坚实的一部。

  一辆马车已经装满了铆钉。办完手续的马夫跳上马车准备出发。

  “老哥这是打算去哪?”胡莱叫住了这位马夫。

  “要去文昌造船厂,船厂正在赶制千吨大船,可等着这批铆钉呢。”

  胡莱知道那艘千吨大船该就是文昌船厂正在仿制的那艘万年青级轮船。

  “嘿,老哥!我正好要去文昌船厂,方便捎我一程吗?”胡莱心血来潮,想再去文昌造船厂视察一下。

  “那有啥不方便的,上来吧。”

  得到许可后,胡莱便直接跳上了马车。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