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 装傻的工部尚书_定河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原来宫中有几个嫔妃年纪较大,需要提前做准备。并且皇帝的一个嫔去世,也到了该准备时候的原因后,几个人才松了一口气。也知道,这位主眼睛里面不揉沙子,更不好糊弄的几个人,连忙苦心挑选了本朝几个最好的风水师。在巩县帝陵区内外,开始寻找黄琼的万年吉地。

  只是几个风水大家苦心挑选,却发现巩县帝陵区,已经无上好的风水吉壤。虽说也有几块差不多,可总感觉格局上差了一些。报到了黄琼那里,也被黄琼直接给驳回。那几块地方,黄琼有一定的了解,自然不满意。尽管黄琼并不是很信任风水学说,但这个时候既然特别流行这个,黄琼也不好太过于驳回。而在黄琼看来既然无法免俗,可也至少要找一个差不多的。

  原本黄琼的意思是,如果巩县的陵区实在无上好吉壤,那就另寻他地也未尝不可。不过他的历代祖宗,都葬在了巩县陵区。他作为后世子孙,另外寻找吉地,很容易被那些清流攻击不孝。而且选定新的陵寝区域,也就意味着一切要从头再来,花费远比在现有陵区修建帝陵要多的。那些清流,包括一些朝中臣子,势必要大势攻击。甚至还有可能牵扯到黄琼得位上。

  所以这事,黄琼又没有办法明说,只能将工部寻找的万年吉地一再的驳回,让工部尚书自己去琢磨。虽说黄琼不是那种,让自己的臣子为自己背锅的皇帝。可有些事情,在自己不好明说的情况之下,下边的人也得体会上意不是?可这事,黄琼不肯明说。但偏偏那位工部尚书,却又是一个刻板的老学究。保持祖宗制度,绝对不可变更的想法,固执非选在现有陵区。

  结果一来二去,此事便出现了僵持。最终还是猜出黄琼的心思,并也懂的一些堪舆的吕端,实在看不下去了,才出面主动接过这件差事。可接下差事容易,这够帝王标准的万年吉地,却是一时不容易寻找的。要知道,当初巩县陵区,是太宗皇帝派人查访了整整五年,才最终选定的。而当初太宗皇帝,其实对这个耗时五年才寻到所谓吉壤,内心也是相当的不满意。

  太宗皇帝总感觉,巩县陵区格局虽说还算开阔,但地势却不是很好。历代皇陵都是面南背北,但巩县陵区整体地势却是南高北低。虽说土壤丰厚,但却只有背后有山。只是京兆周边除了这里,已无吉壤可用,最终还是无可奈的选择了这里。也造成了本朝皇陵,皆坐南朝北的局面。但即便是这样,当初太宗选择此处修建自己的帝陵,也遭受了朝中极大的非议。

  若不是一旦皇帝驾崩,运回陕西安葬,耗费实在过于巨大。恐怕当时朝中上下,都是要坚决反对的。因为太祖的陵寝在陕西,又有现成的神道可以利用。你身为后世子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