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一十章 平易近人?_定河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黄琼却相信尽信书不如无书。要是随便读了几本兵书,就能统兵打仗,那这大齐朝遍地都是名将了。

  而按照所谓的祖宗定制,每逢征伐向来是四大营出兵,枢密院另外派遣武官指挥。在皇帝设立殿前司后,改为由殿前司选派统兵将领。这一点虽然保证了将不专兵,防止出现前唐年间,武将拥兵自重的局面。

  可也有一个问题,摆在黄琼的面前。一个是殿前司能征惯战的宿将不少,可资历却是都很老。这些老将能不能为自己所用倒无所谓。黄琼也从来没有动过这个心思,这些老狐狸他可不想沾惹。

  而且老爷子可以容忍你拉拢文官,但如果要是动武官的心思,可就真的犯了老爷子的忌讳。可这要是到了战场之上不听自己话,那就是误了大事的。这些人的确能打仗,可未必就买自己这个黄口小子的账。

  所以,黄琼还是打算,看看能否从骁骑营诸将之中,直接选拔带兵之人。当然说服老爷子打破惯例的办法,黄琼还得去琢磨,但首选得有人选不是?至于诸将的能力,从谁口中了解,还能有从这些大头兵口中知道的清楚?

  要知道,按照大齐军制,骁骑营的诸将也都与边军将领定期轮换的。整个骁骑营的武官,甚至到普通的军士,都是在战场上经历过厮杀的人。从这些人身上散发的气势,就看的出骁骑营这些将士,绝对不是御林八军那些见过血的兵将,能够相提并论的。

  相对于殿前司那些功臣宿将来说,这些品级并不是很高的武官,心中建功立业的想法更为强烈。身后并无太多靠山的他们,指挥起来也更加的容易。至少不会出现到了战场上,不买自己账的事情发生。

  这一仗,以骁骑营的战斗力,在军事上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难就难在事后的善后上,这才是关键的问题。而郑州久困疲惫,在经历了前几年的水灾,以及这几年景王的横征暴敛之后,在也经受不住一次兵灾了。

  俗话说,官过如剃、匪过如梳、兵过如剃。对老百姓而言,过兵甚至比遭受土匪洗劫危害还大。如果整个骁骑营不能做到如臂使指,对郑州善后异常关键。若是带兵武将一味维上、奢杀,甚至纵兵劫掠民财、民女,很有可能会使整个善后功亏一篑。

  所以,黄琼才认为,从骁骑营这些武官中选拔,也许会比殿前司的那些宿将,更为适合此次平叛行动。想必这些从边军调回来,应该几年都没有升过品级的武将,绝对比那些老将容易指挥的多。

  所以,为了在最短的时日之内,摸清楚骁骑营诸将的能力,黄琼是下了很大决心的。哪怕是刻意摆出一副,与官兵同甘共苦也在所不惜。短短两天之内,便将骁骑营诸武官的能力和品性,从下级武官口中以及普通军士口中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