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一章 黄琼的用意_定河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防御大使任上,成为大齐朝开国以来,第一个率军翻越川西路西部大雪山,深入大雪山以西吐蕃诸部之武官。苦战三个半月,相继大破大雪山以西吐蕃十余部,俘杀吐蕃宗王、王子以下五万余人,擒杀头人百余人。

  夺回数年来被掠为奴的边民数千人,牛马羊三十余万头。那一战后,川西路吐蕃诸部至今未敢再犯边。川西路地形复杂,又是高寒气候。从川西路进击吐蕃需要翻越西部终年积雪的大雪山。

  大齐自开国以来,虽与吐蕃征战多次,也曾多次攻入吐蕃腹地。但一般都是沿着当年桂林郡王开辟的,从青海湖走翻越唐古拉山垭口的道路。川西路与吐蕃接壤地区,大部分都是连绵不绝的雪山。

  吐蕃人自幼生长在高原地带,已经适应高原气候和地形。翻越那些高大的雪山,对于他们来说几乎与平地无异。但翻越这些看似几乎无尽头的雪山,对于大齐将士来说却是一个难关。当年桂林郡王深入吐蕃,带的是大齐开国征战多年,百战余生的精锐之师。

  走的又是地形相对平坦的青海一线,但出征的数万大军,凯旋的也不过所余过半而已。其余的人大部不是战死在沙场上,而是倒在了征途之中。所以即便当年桂林郡王,虽然攻破了吐蕃国都并俘杀之赞普与王子,但依旧无法对其灭国。

  桂林郡王那一战,尽管造成了吐蕃王朝的彻底分崩离析,使得吐蕃在无力发动前唐时期的那种,举全国之力进攻的攻势。但各自为政的吐蕃诸部,分别以所在地区结成联盟,对大齐骚扰反倒是越加的频繁。

  吐蕃所在的高原地区苦寒,白灾、狼灾频繁。灾荒年月无以为继的吐蕃诸部,尤其是青海、川西诸部,都将富饶的大齐当成了解困的肥肉。而大齐虽说在战场上屡屡得胜,但却在无力攻入吐蕃腹地。

  吐蕃诸部又是游牧民族,打了败仗往腹地一缩,大齐也是无力追击的。在西北地区,大齐最远的追击线,也只能到青海湖一线。在往其腹地追,付出的代价对于大齐来说实在太大。而在地形更为复杂的川西路,更是只能止步于大雪山一线。

  相对青海湖周边屡屡被打击,骚扰次数已经降到很,甚至很多已经称臣求封的吐蕃诸部。大雪山以西的吐蕃诸部,因为始终未受到过重创。不仅灾荒年月寇边频繁,即便平时也是隔三差五的翻越雪山烧杀一番。

  大齐川西诸军虽说战力不低,可因为地形限制始终未能给予其决定性的打击。直接从川西路翻越大雪山,攻入吐蕃东部高原地带,此人实属开国以来第一人。老爷子也算是慧眼识人,那一战过后不久,便将其从川西路防御大使任上,平调至骁骑营任都指挥使至今。

  此人虽为文官出身,但不仅战功赫赫,而且治军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