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五十章 年要在里面过了_定河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便与他们这些宗室没有任何的关系。但你凭什么拿着我们的钱,去与那些官员买好?你太子爷能弄到额外的钱粮,补贴那些官员那是你的能耐。可拿着我们的钱去做好人,又算怎么一回事?

  问题是,你小子阴损到家了。钱粮不给了,反正都不差那点钱,大家伙也都捏鼻子认了。可你给了那么大的一块瓷牌,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嫌我们这些人死的晚吗?你给的那玩意摆在家里面,作桌面不够大,做菜盘又太大了。也就勉强能拿来,垫垫花盆还算是对付。

  可你太子爷赏赐东西,谁又敢拿去垫花盆。你给那玩意是用也不能用,更别说就那么放着都碍眼,甚至还有些渗人。关键是还得好好供着,不能磕了碰了。你赏赐那个玩意,恐怕唯一真正的用处,就是我们这些宗室死后,往坟里面一埋当陪葬品,那个大小作为墓志铭正好。

  提起这次的岁赐,这个郡公也是一肚子的火气。而更让他气结的是,因为就在西京的他,对于有些事情的内幕,知道的远比外地那些宗室清楚。他知道,那位太子爷不仅将他们的岁赐都扣了。就连这些赏赐给郡公以上宗室的瓷牌,都是耀州窑那几个窑主联手赞助的。

  除了镶那道银边,那位太子爷赏了二十两银子之外。那些做工精美的瓷牌,没花这位太子一文钱。也就是说,陕西、陇右二路,十几位爵位在郡公以上的宗室,今年的岁赐加在一起就值二十两银子。都说打人不打脸,可你这位太子爷做的也实在过分了,这是专往脸上打啊。

  但毕竟人老成精,早在接到这个瓷牌后,这位掌管西京宗正寺,但自己封地却是在山阳县的老郡公,就品味出不对味来。他也知道,自己那些亲戚都是一些什么货色。在民间,一个个的都是天怒人怨。去年陕西几位宗室进京,就传出这位太子爷,对天下宗室并不是很待见。

  如今这位太子爷,兼陕西、陇右二路制置大使,二品一级的官员都有先斩后奏权利。陇右叛乱已经平息,却迟迟没有返京而留在西京。是不是打算要整治宗室,而且要首先拿着去年进京,在温德殿顶过他的二路宗室开刀?去年在温德殿,自己虽说不在,可这位庆城郡王在。

  听说与当时的英王,如今这位太子闹得就很不愉快。而这位太子在督师陇右期间,应该去主动拜访辈分上,算得上他叔祖的庆城郡王。尤其是,他去宁夏还途经庆阳府。但这位太子爷,只是在庆阳城外打了一个转,就连庆阳城都没有进,已经摆明了不给那位庆城郡王面子。

  从这一点来看,这位太子爷如此整治这位庆城郡王,倒是有些耐人寻味。这位庆阳郡王虽说有些无理,可若是换了当今皇帝,最多也就斥责两句。可这位太子爷,出手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