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百七十七章 未雨绸缪_定河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朝廷最精锐的四大营,以及西京大营,而选择与北辽之间相互勾结引狼入室。以便与北辽南北策应,使得朝廷精锐疲于奔命,而无法全力对付他。”

  “四大营与西京大营,向来为朝廷依为柱石。西北南有吐蕃,西有回纥,北有北辽之西北统军司。内部又有党项、吐蕃六谷部在,可谓是内外都得有不安稳的因素。而西京大营是朝廷应对西北变数,唯一的定海神针,轻易是无法东调的。朝廷用来应对变数的只有四大营。”

  “四大营精锐程度,可谓是天下闻名。他依靠多年暗中布置,也许在江南可以逞兄一时,但一旦过了大江,对于四大营恐怕就未必有那个信心了。尤其是我朝一向以骑兵擅长,他更不会愿意与骑兵交手。为了对付四大营,引北辽寇边以牵制四大营,就成了他最好的办法。”

  “虽说寡人的判断未必准,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他真的与北辽相互勾结,朝廷便势必要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这样,北面便需要一个得力的人,来掌握全局。只是这个人选,寡人最初想到的是你。只是如果那些事情真的发生,寡人身边同样需要一个人来协助寡人。”

  黄琼话说到这里,于明远是彻底明白了他的意图。只是沉吟好大一会,于明远才略显有些犹豫道:“殿下,其实臣以为北辽倒是不足为惧。就算哪个人真反了,但只要我们内部不出现大乱,北地的边军与四大营不出现变乱,守住燕山府与云州二地,北辽便对我们无可奈何。”

  “何老将军虽说能力不错,但性格保守、善守不善攻,而且没有负责全局的经验。作为山西路一个方向的统帅是合格的,但如果负责山西、河北二路,却是多少还有些力不从心。臣以为,此事还需要从长计议。相对于北面,臣更担心的是南面。殿下,内部乱才是最致命的。”

  “至于北辽那边,只要长城一线在在我们的手中,北辽就入不了中原。北辽的骑兵,在强悍也没有用。更何况,臣以为就算那个人花了巨大的代价,来收买北辽入寇为其牵制四大营。但北辽的君臣也不傻,为其火中取栗倒是不太可能。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恐怕才差不多。”

  “待朝廷与那个人打的,都精疲力竭时出兵,对于北辽来说才最为适合。至于初期,臣以为北辽出动部分兵力,对长城一线进行骚扰,以牵制朝廷在北地兵力就不错了。所以臣以为,重心还是放在南面为好。攘外必先安内,只有在最短时日内敉平内乱,北辽才无可乘之机。”

  于明远的话,黄琼微微点头:“于大人的话再理。这样,你先就江南诸路的武官对调,以及卫军哪怕部分换防,先拿出一个思路来,咱们再行商议。在人选和职位上,不要总小心翼翼。寡人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