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百二十二章 原因很多_定河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重蹈前唐玄宗皇帝,先明后暗覆辙。与其到时候天下所指,还不如提前传位。免得,将来造成更大的祸端,危害整个天下。”“其实,当前的局面,与当年唐玄宗时的安史之乱,又有什么区别呢?都是一样的藩镇谋反。若说真正有区别,也是这位太子爷提前着眼,在江南做了一定的部署,延迟了叛军进军速度,没有如安史之乱那般,半壁江山短时间之内便沦陷,就连两京都丢了,只能仓皇西巡成都。”

  “如今他虽说授予了太子,几乎全部的权利,但毕竟名不正言不顺。太子一天不继承大统,在某些事情上,多少还是要受到一定制约的。而且也容易,给人以挑拨离间的机会。也正是看清楚这些,知道自己无力应对眼下乱局,担心丢了祖宗江山的今上,干脆便来了一个彻底。”

  “还有一点,那就是咱们这位太子,通过两次统军平叛,巧妙的将四大营与西京大营,这两支大齐朝最精锐的野战军,全部控制在手中,河南路的卫军,包括眼下的京城御林八军中的精锐,也都控制在他的手中。若是皇上一旦有什么换储的心思,恐怕立即便要祸起萧墙。”

  “恐怕皇上也没有想到,他的这个儿子有如此的手段。两次平叛,居然就能将朝廷最精锐的两支大军,都控制在自己的手中。若是换了其他人,又有谁能有这个本事?恐怕便是皇上自己都不能。与其父子发生争执,闹到水火不相容的地步,还不如自己主动退位免得尴尬。”

  “因为咱们这位太子爷,与皇上的执政观点,根本就是南辕北辙。他虽说是皇上力排众议扶持起来的,可政见却根本就不一样。若是其中一个人不退让,那么父子两个早晚要分道扬镳。而如今的局势之下,皇上恐怕才是那个弱势。所以皇上才以退为进,成全自己的体面。”

  “还拿着咱们儿子相比,就咱们那个儿子,别看与这位太子爷同龄,可论起手腕来,连吃奶的孩子都不如。都是看起来一副文弱书生样子,可那位主统军在陇右平叛时,三箭射得叛军头子拓跋继迁重伤,射死其嫡长子。十八岁那年在郑州大开杀戒,一口气杀了上百官员。”

  “在陇右平叛,杀了两个节度使,还活剐了拓跋继迁弟弟,以及拓跋家族几乎所有的掌权人。别看这天下那些宗室,一个个的骄横无比。遇到一点事便叫唤的厉害,今上都轻易不敢去碰。可这位主,光明正大的圈禁了庆阳郡王父子两个,这满天下的宗室那个敢说一个不字?”

  “我听说,他在陇右平叛之后,校阅跟随他平叛数万西京大营精兵时,原本校阅开始前,还是和乌云一片。等到他校阅完成立即云开雾散。一袭金光穿透还未完全散去的乌云,照耀在他身上,犹如天神降临一般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