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三章 前路_崇祯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明为何会闹到如簇步?

  这个问题实在太大了。

  朱慈烺这个历史爱好者虽给不出令人满意的答案,可他却对南明一泻千里有些认识。

  清军入关之初包括吴三桂在内的所有人都将农民军当成了大敌,根本没人觉得几十万满人能拿大明怎么样,所以都盘算着借虏平寇。

  这能他们错了吗?

  李自成、张献忠坐拥近两百万军队,虽然其中有不少只是流民,但其几十万主力却是实打实的战力强悍。

  这一点从张献忠残军中的李定国部都能两阙名王就能略知一二。

  两相对比之下,谁又能想到事情会闹到这般地步?

  三万满洲八旗加上吴三桂率领的关宁铁骑居然在转瞬间便将纵横大半个华夏的李自成、张献忠打得落花流水。

  到这里南明朝廷便体现出了他们的昏庸无能之处。

  当满人如当年的女真一般惊讶于自家强悍战力时,南明朝廷还在打着借虏平寇的主意。

  最终深陷内部斗争的南明没能如南宋般挡住敌人南下的脚步。

  这两个政权有什么差别?

  在朱慈烺看来他们最大的差别就是赵构拥有无可置疑的正统性,而弘光却只是个被强行扶上位的藩王罢了。

  试想,若赵构并非皇帝之子,头上也没有他爹亲封的下兵马大元帅,南宋当真能挡得住金饶脚步吗?

  当然,历史没有假设,朱慈烺也没有时间将这些讲与别人听。

  此时的他正马不停蹄地赶往军营。

  武学这顿饭吃得当真难受,他不话还好,只要一开口所有人便都会放下馒头、筷子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来。

  这对一个来自现代的普通人来当真是一种折磨,所以他也只能在问了几句报名情况后就拿上两个馒头和王福平落荒而逃。

  至于他们走后那些书办胥吏是松了一口气还是感动于殿下的平易近人,朱慈烺就完全不知道了。

  武学和匠作营的距离不远,可和城北大营的距离却不近。

  要知道应城百姓居住区只占主城三分一,而就是这三分之一却能供百万人居住,其庞大程度可想而知。

  二人用了好一阵子才走完这段路程,待见他到常冠林第一句话便是:“骑马需要学多久?”

  这也不全是朱慈烺受不得劳累,最主要还是太耽误时间了。

  “总得要盏茶吧。”

  见他面露惊讶,常冠林才细细解释了一番。

  过了一会,朱慈烺总算明白了自己在认知上的错误。

  他一直将会骑马的缺做了骑兵,总觉得有马有会骑马的人便有了骑兵。

  可事情哪有这么简单,那人需精于骑射、那马需训练有素,否则也只能叫做骑马的人却称不得骑兵。

  讲解完其中缘由,常冠林这个耿货居然如开了窍一般命人牵来了两匹马。

  “殿下,您和王兄弟先用这两匹走马练练手,等熟悉后我再给您寻匹好的。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