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6章 太上皇要阅兵_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有什么艰苦的训练是一顿饭克服不了的,如果有,再来半斤肉。

  而这中间,韩愈还给郭戎来了一个让郭戎痛并快乐的惊喜。

  从建军伊始,郭戎就曾经有过一个想法,那就是尽可能地让自己麾下长缨军的士兵识字。

  郭戎穿越前的那个时代,兔子能够迅速崛起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普及的全民的教育。

  哪怕只是完成了最基本的义务教育,一个掌握的最基础的逻辑能力,能看懂文字的人,对于事物的理解能力和执行能力也不是一个纯文盲能够比拟的。

  在这个年代,郭戎不敢指望所谓的普及教育,但是通过长时间的努力,让自己麾下的士卒识字,郭戎觉得还是有希望的。

  这也是郭戎在募兵的时候尽可能要求征募识字者的原因,毕竟多一个认字的就等于多了一个扫盲班的老师,而减少了一个扫盲目标。

  在郭戎和韩愈第一次的交流中,郭戎就提到过自己的这个想法,只不过郭戎没有想到的是,韩愈在进入长缨军之后,完成长史的本职工作之外还有余力思考这个。

  虽然郭戎已经在想尽办法,甚至直接扫荡了国子监六学,硬生生挖来的三百多文武双全的学子,但是郭戎能做到的也就止步于此了。

  郭戎可以唤醒学子的一腔热血,但是在唤醒了热血之后,至少现阶段郭戎是没办法把几百学子变成合格的扫盲班老师的。

  然而,郭戎做起来很困难的事,放到本就是国子博士,又是文坛大佬的教育达人韩愈手中就变得轻松加愉快。

  在韩愈的手中,三百多出身六学的学子白天各司其职,晚上则化身扫盲班老师,而长缨军原来的几千老兵则成为了这些家伙的实验对象。

  虽然很多人质询当兵的认识字有什么用,但是在学习加俸,不学习加军棍的奖惩制度下,老兵们的身体很诚实。

  随着只有能看懂军令才能晋升到团校尉的条理完善之后,所有老兵的学习兴致迅速高涨,毕竟没有谁愿意当一辈子什长不是。

  扫盲班是试验取得效果之后,韩愈主动找到了郭戎,结果郭戎发现,韩愈想做的比较自己还要激进。

  韩愈本身就是一个喜欢独立思考并拥极强性格的人,否则也不会在起起伏伏之中依旧保持率真而死不悔改。

  与郭戎初见的时候,韩愈看到了裴植记录的内容,里面的东西比如荣耀,比如大唐至上,比如唐皇是大唐的象征,这些东西对于韩愈来说新颖而独特,引发了韩愈的深思,然后韩愈一下接受了这种有些大逆不道的思想。

  韩愈提出,六学学子可以教士卒识字,为什么不借助已经被郭戎点燃的热血,加强一下这些学子的精神世界,灌输一下为大唐而战的思想。

  韩愈说的委婉,但是郭戎听懂了,韩愈要给这些学子洗脑。。。

  洗脑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