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9章 忠心耿耿宣武军_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宣武军,事实上,郭戎已经不是一次两次听到这个名字,在长安发动叛乱的宦官首领俱文珍就曾经是宣武军监军。

  曾经的凤翔节度使,如今的陇右节度使张敬则也是宣武军的出身。

  昔日镇压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宣武军是主力之一。

  四王二帝之乱中,也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等到关东平静,大唐的注意力转向西侧时候,曾经平叛主力的宣武军则开始作死,大乱没有,小叛不断。

  这么一个奇葩的宣武军让郭戎一度非常好奇,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宣武军看起来作妖比河北三镇还多。

  不过也就是好奇而已,毕竟郭戎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北方的草原以及西北,一个中原的藩镇,说实话跟郭戎还真没大有关系。

  直到李诵做出决定,取道宣武军所在的汴州,顺便见一见在中原极其重要的宣武军节度使韩弘。

  这时候郭戎才知道宣武军的治所——汴州。

  汴州!

  好家伙!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TM汴州不就是开封么。

  前世郭戎去开封旅游的时候可以听说过开封历史的。

  后世的开封地位已经没有之前重要,但是唐代的汴州即使整个中原的核心位置,又是大运河的核心枢纽,物产丰富,气候宜人,钱粮广布。

  河北的藩镇确实很强,但是河北的藩镇也很穷,打仗这东西打的就是综合国力!

  黄巢叛军出身的朱温靠镇压黄巢叛乱,被封为宣武军节度使,以此为根据地,凭借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兼并中原,建立后梁,开创一个混乱的时代。

  不过,此时的宣武军还远远不是一百年之后,走上了岔道之后大唐也迎来了一个新的方向。

  太上皇带领这支大军要从汴州取道北上,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宣武军节度使韩弘在汴州的节堂内几乎变成了集市一般热闹。

  聚集了宣武军大部分军将的节堂内几乎吵成了一锅粥。

  “太上皇这是在向大帅示威,绝不可以低头示弱!”

  “可是太上皇带领的是去岁把吐蕃人打得落花流水的禁军,据说全部都是战兵,数量更有惊人的三四万人,恐怕目的就是杀鸡儆猴,如果有所不敬,后果不堪设想。”

  坐在节堂的中间望着吵成一团的部下们,宣武军节度使韩弘也在思索这个问题,太上皇为什么要把离开东都的第一站放在汴州!

  自从自己接掌宣武军以来,先是斩杀淮西节度使吴少诚的使者,又诛杀的三百多骄横跋扈的军将,使得数年之间宣武军没有再发生叛乱。

  去岁,平卢节度使李师古屯兵曹州,企图乘国丧之机图谋不轨,自己又一次坚定地站在了朝廷的一方,难道是?

  “自韩某接掌宣武军,似乎已经有数年没有再发生过动乱了吧!”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