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2章 意料之外的跳反者_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实上,郭戎很想带着骑兵,沿着那条华夏的母亲河一路向东,在所有人反应过来之直接杀到胶东,问一问李师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对大唐是不是有贰心。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大队兵马,哪怕是再不惜马蹄,速度也绝对不可能比单人独骑的斥候或者信使的速度更快。

  问题是,郭戎所带领的是长缨军所属的一个标准骑兵团,外加一个经过加强之后实现驮马化的大唐重步兵团,总人数相加超过了八千人,另外还有两万多匹战马或者驮马、

  以这样的规模,在人口密集到了一定程度的黄河流域,想要不被人发现,几乎是痴人说梦。

  至于郭戎所带领为什么不是少数亲卫或者一两个连的轻骑兵,而是整整八千人组成的庞大队伍,那是因为……

  郭戎知道,自己身上所肩负的是太多人的托付,是安西军老头子们的希望,或许还有大唐未来几十年的命运。

  郭戎知道,为了眼前的一切,自己的对手们肯定进行了长久的密谋,自己所面对的是一次是敌人你死我活的残酷战争。

  郭戎知道,如果放在一个更大的场景之下,自己的对手其实不仅仅只有河北三镇这已经表现在面上的敌人,还有来自山东乃至大唐各地身份不明的敌人,甚至于来自大唐之外……

  郭戎知道,自己所面临的不仅仅只有一场对于河北三镇以及山东野心家的战争,河北、山东之外,还有卧薪尝胆的吐蕃人在虎视眈眈,而吐蕃人,才是唯一一个有资格在同样的擂台赛对战的对手,那是大唐真正的对手。

  一切的一切,都告诉郭戎,锚定安西的自己输不起,刚刚开始复兴之路的大唐更输不起。

  在寻常时候,哪怕有一支规模庞大的船队,但是地不过四州,兵马不过几万的胶东防御使在强大的禁军面前真的不算什么。

  但是,在眼下这个自己马上就要和河北藩镇几十万大军开战的节骨眼上,郭戎怎么敢放任李师道这样一个身份、立场、方向都不确定的X因素留在胶州防御使这样一个有可能会影响整个战局的位置上。

  沿着黄河的中线没法走,至于黄河以北的北线则已经直接临近了河北叛军之一的魏博。

  眼下虽然剑拔弩张,自己和河北三镇对于双方的图谋都心知肚明,李愬甚至已经带兵北上,但是双方终究还没有直接开战。

  一个独立的骑兵营或许没事,但是自己这样一支近万的兵马直接逼近魏博,很可能直接就会擦枪走火。

  在兵马没有到位,隐患没有排除之前郭戎是绝对不敢如此冒险的。

  所以,郭戎实际可以选的路线就只剩下了南边。

  相比较局面比较混乱,局势比较紧张,民生凋敝的北线,南线的淮阴地区无论是局势还是环境都要好很多。

  更何况,南边唯一一个或许有威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