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0章 太上皇的最后一战(三)_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南军面前的可是大唐最精锐的禁军。

  至于禁军的战斗力如何,在三天前的大散关,每一个参战的反唐联军成员都有了足够刻骨铭心的印象。

  虽然自己一方最前端的士卒中,无论来自剑南,吐蕃,或者南诏,也都是精锐的战兵。

  只不过,同样以精锐对精锐,反唐联军中的这些家伙,比起他的对手起羽林军这种接近冷兵器时代巅峰的步军来说还是有一定差距。

  当然,会造成战斗焦灼,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体力。饪

  为了完成自己偷袭的策略,正在一线血拼的吐蕃军和剑南军的士卒接连穿越了金牛道和陈仓道,在连绵的秋雨之中,在蜿蜒曲折的蜀道中已经艰难跋涉了一个月,无论是精神状态,还是体力状态,都无法和以逸待劳的羽林军相提并论。

  当然,还有一点尼玛巴扎不知道的地方,那就是羽林军的全体将士在太上皇的加持之下,士气接近爆棚的状态。

  所以,虽然在数量上吐蕃、剑南军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是从开战到现在,区区六千羽林军步卒硬抗了两万吐蕃、剑南精锐整整一个时辰的时间。

  死战不退的同时,以损失千余人的代价,杀伤剑南、吐蕃军至少五千人。

  这种惊人的韧性,惊人的战斗力,让尼玛巴扎不禁联想到在大散关遭遇的那支禁军。

  大散关如此,现在渭水河畔也是如此,如果李唐的每一次军队都有如此的战斗力……

  好在李唐这样的军队也只有十多万,而且分布在了广大的区域之内,而那个被自己视作眼中钉,肉中刺的郭戎所率领的那支长缨军则更是远在太行山以东。饪

  将郭戎从自己的脑海中短暂的赶了出去,尼玛巴扎看了看身边的刘辟。

  此刻刘辟的眉头微微皱起,脸上挂着的是一种夹杂了悔恨、不安、忧虑、庆幸的复杂表情。

  比起作为旁观者的尼玛巴扎,此时,刘辟的目光死死的盯在了战场中央的位置,如果世上有后悔药,刘辟很想先来上一石,如果有可能就算当饭吃都行。

  说实话,在战场上数量的损失的大小刘辟其实并不太在乎,三千和五千区别真的不大,毕竟就算把所有的损失都算上,他手中还有接近八万,他损失的起。

  相反,以对方最前六千人的数量一千多人的损失已经接近三成,问题是仗打到现在,在这种强度和伤亡之下,对方没有任何溃退的迹象,这就很让刘辟感到不安了。

  刘辟不是尼玛巴扎,作为跟随了韦皋几十年的,正经的大唐将军,刘辟比尼玛巴扎更了解唐军的真实战斗力。

  太上皇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新组建的禁军人尽皆知,而且是直接将这支新编禁军的战斗力吹到天上。饪

  只不过,在刘辟的眼中,这所谓战斗力的巅峰,了不起也就是曾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