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3章 太上皇的最后一战,谢幕!_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阵地,但是旗手手中的令旗却急促的挥舞起来。函

  伴随着命令的变化,和反唐联军鏖战了超过一个时辰的步卒加快了撤退的步伐。

  在步卒的后方,由前剑南军、吐蕃军、南诏番兵组成的超过四万人军阵也加快了追击的步伐。

  刚开始,反唐联军还能保持一个相对平稳的速度,至少可以维持的阵型。

  然而,随着追击的进行,羽林军步卒撤退的速度的提升使得追击兵马的心态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处于追击的状态之下,处于胜利的预期之中,原本就不太紧密的战阵已经越发的松散,本就不太严密的组织更加的混乱。

  包括刘辟在内,不是没有人注意到这一点,但是反唐联军的眼中,羽林军的步卒明显已经处于溃退之中,胜利已经唾手可得,就算跑的乱一些,松散一些也没什么关系。

  就这样,一方追逐,一方撤退,羽林军步卒和反唐联军交战的位置很快从陈仓道北端喇叭形出口的中段向北移动。函

  羽林军到达战场位置的时间比对手早了接近两天的时间,而两天的时间足够羽林军做太多的准备和安排。

  一百多架八牛弩自然是裴植真正的重中之重。

  根据裴植的要求和指令,为了将八牛弩的杀伤发挥到最大的限度,羽林军配属的工兵对于八牛弩阵地的预设做了前作未有的准备和尝试。

  阵地位置的选择,八牛弩射程范围的预估,交叉火力的覆盖范围……

  所有可以想到的地方,羽林军的工兵都做了充分的准备。

  为了确保八牛弩杀伤的效果,玉林军的工兵营在预设的战场之上,利用树木、沟渠、山石、溪流等等自然景观,勾勒出了四条横跨了整个战场的距离标示线。

  对于熟悉战场环境,熟悉周围地形地上的羽林军来说,四条标示线清晰而显著,但是对于不清楚羽林军想法的反唐联军来说,能看到的只有零零散散的分布在战场上的各种山川地貌。函

  就在这追逐之中,追击中的反唐联军的大队人在不经意之间,已经越过的两道羽林军工兵预设的距离标示线。

  与此同时,鏖战之后负责诱敌的步卒已经退到的整个羽林军二线,由重步兵和轻步兵组成的第二道战线附近,开始根据最初的安排进行战阵的重组。

  鏖战了一个多时辰,边后退边诱敌的步兵营和炊事兵以最快的从第二道阵线重步兵和重步兵之间的空隙向后。

  体力已经消耗到了极限,只是凭借意志力进行拖延的重步兵和“重型坦克”们一股脑的向后猛冲,一直冲到了第三道八牛弩组成的密集战阵之前才停下,四仰八叉的躺在地上,疯狂的,贪婪的呼吸着空气。

  相比较最狼狈的营属工兵以及弓弩兵,至少看起来远没有他们这么狼狈。

  最先撤退的步兵营营属工兵营的工兵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