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17章 试运行?_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由一位征战中的将军提出,由两位大唐的首辅剖析,由大唐的皇帝详解,再由在场的朝廷重臣通过。

  站在整个大唐权力最高层的一群人,几乎以一种玩笑的模式,在不经意间完成了大唐顶端构架的重现构建。

  外官、京官、朝臣、侍臣、制臣、辅臣构成的崭新的的晋升途径。

  侍臣会议,制臣会议,首辅,皇帝构成的最顶层构架。

  皇帝的专权和制侍的分权,构成了权力的运行模式。

  无论是皇帝李纯,还是今天参与今天小朝会的臣子,这种由郭戎提出的崭新的体制都充满了无限的好奇。

  然而,在整体构架获得了所有人的一致同意之后,紫宸殿中却陷入了一种有些尴尬的局面。

  构架是完成了,但是,这种开天辟地的新模式却没有人真正尝试过。

  甚至于别说尝试,就连旁观都没有人真正旁观过,于是就产生了既没有吃过猪肉,又没有看过肥猪跑的尴尬。

  至于,把这套“分权、共治”的渊源提升到先秦“共和”的杜佑的老脸上都出现了微微的红晕。

  当然,无论是年龄,还是资历,都没有人可以和杜佑相提并论,所以杜佑干脆眼一闭,直接在紫宸殿上开始打起了瞌睡。

  好在,在场的并不是真的没有人了解这套由郭戎提出的制度和构架。

  在整个大唐范围之内,如果说有谁最为了解郭戎,或者说有谁的思想最和郭戎相近,那就只能是代替郭戎坐镇长安的长缨军长史、京营禁军团练使的韩愈。

  今天的紫宸殿之中,高官不如狗,勋贵满地走,韩愈可以算作是官职最低的存在。

  除却领取俸禄之外的青银光禄大夫,韩愈长缨军长史、京营禁军团练使的本官仅仅是正五品上而已。

  但是,在今天的紫宸殿中,却没有人敢于敢于小看周围本官只有正五品上的蝇头小利。

  在没有郭戎的历史上,这位昌黎先生风光过,也没落过,高升过,也贬谪过,一封找揍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可以说是韩愈人生的常态。

  这位从出道就声名显赫的文坛领袖,在风骨上同样毫无缺损,面对贬谪,这位爷的选择是告诉送自己出关的侄孙韩湘,好收吾骨瘴江边。

  有这样的性格,再有这样文坛领袖的身份,被反复的贬谪和启用也算不得什么新闻。

  长缨军长史说破天不过是个正五品十年

  饶是如此,一生七上七下,哪怕在朝贬夕召的中晚唐也堪称一绝。

  然而,因为郭戎这个乱入的因素,尚没有在愣头青道路上撞破脑袋的韩愈,被郭戎率军直冲国子监抢人的壮举所吸引。

  在内心的热血永远都会冷却的韩愈心中,郭戎这样一个为了打造强军,丝毫不顾及代价的行为和他显然是同路人。

  然后,热血、爱国青年韩愈,被郭戎从后世带来的辩证唯物主义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