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7章 登陆,仁川!_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辽东坚守的兵马,被直接划入安东都护府所属的战兵。

  李愬由河北节度使转安东都护府大都护兼胶东防御使,并增加了营州刺史、登州刺史、莱州刺史等一系列的职务,使得李愬的实际的职权范围涵盖了郭戎计划中东海道战区的范围。

  从而,将一南一北两支水师以及辽东、胶东总计六个海防卫交到了李愬的手中,使得李愬手中的力量大大增强。

  只不过,职权虽然给了,李愬实际上能够得到的支持幅度并不大,毕竟,当时主要的作战方向是河北。

  这就导致,名义上归属李愬管辖的海防卫的新建和扩编速度缓慢。

  然而,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随着田季安的主动投降,河北战事的走向骤变。

  原本计划中几十万大军平推,变成了正面诱敌,侧后方偷袭,在突袭之中,莫灵均将短平快发挥到了极致,使得北伐的物资和人员消耗被大大缩减。

  而被节省下来的人员和物资也没有浪费,李纯大笔一挥之后,直接投入到了李愬的身上。

  这也就使得李愬获得的支持,呈现了几何指数的暴增。

  从元和四年十一月末,到元和五年二月末,三个多月的时间之内,安东、胶东被补充了超过二十万人口,其中半数以上都是青壮年男女。

  郭戎原本承诺的左威卫也已经抵达了辽东半岛,同时还从原本计划调往河北的地方军中获得了整整三万战兵的补充。

  胶东半岛南北的两支水师也各自得到了二十艘海船的增添,使得两支水师的规模达到了惊人二百四十艘。

  经过这一系列的强补,安东都护府直辖的战兵达到了满编的三万六千人,

  六个海防卫六个海防卫也达到了满编的,其总人数高达总计四万八千人,

  如果再加上临时补充给李愬,用来增强李愬所部攻坚能力的规模为八千人的左威卫,李愬实际上管辖战兵的数量已经高达九万两千。

  如果再加上管辖的两支水师,李愬所掌控的实力兵力已经超过了十万,已经成为了大唐军方,郭戎之下真正的第二人。

  就算去除掉新编以及补充之后还没有形成足够战斗力的六个海防卫,李愬麾下可以直接投入实战的精锐已经超过了四万人。

  相比较李愬,在辽东半岛和李愬对峙的第五轮就要悲惨太多。

  在没有面对李愬方向海军/水师方面的绝对优势,在无力对抗的情况下,第五轮只能采取在海边设置烽燧堡、望楼、哨楼、烽火台等类似长城的手段,同时以大唐的标准编练起了几万新军。

  结果,几万战兵还没彻底编练完成,几万人马就直接被从辽东半岛对峙的前线,调动到了第五轮视为防守核心的柳城。

  海边的防御体系虽然还在,但是留守的兵力因为柳城要塞的补充而变得越发虚弱,而和李愬对峙前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