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六章 高句丽(为堂主茫茫万古尘加2/2)_诸天仙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后来yilake之类国家,不服老美的管教,公然质疑他的地位,这个就决不能忍了。所以老美就打得他们服了,而杨广也要不惜代价打得高句丽它服了,即使代价很昂贵,但欲戴王冠必受其重,坐了这个位置就必须担负这个位置的责任。

  不光杨广如此,后来的李世民也是如此,他同样也是三征高句丽,也没有把它打服,然后他儿子继续,终于在唐高宗手上才彻底收拾了高句丽。

  原本的历史上,自隋朝之初,到唐高宗之时,近百年时间,华夏以灭亡了一个王朝的代价才解决这问题,确保了自己国际老大的地位,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外部基础。

  要是仅仅站在华夏内部来看,杨广丧心病狂攻打高句丽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但站在世界的角度,他以耗尽一个王朝气数的代价却是真正的遏制了高句丽的发展,为日后彻底瓦解其奠定了基础,从而促进了盛唐的出现,功在千秋。

  只不过这一点,在这个时代却是根本没有人可以想到,只因为他们的目光都是停留在华夏之地,远远没有想过整个世界,这是眼光与认知的低浅。

  杨广做这决定本身并没有错,不是他昏庸过头,而是其本身有着不得不做的理由,事实上,历史上任何后来者看似昏庸的决定,如果在当时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大都有着不得不做的理由。

  而且实际上,这时候隋朝虽然内部不稳,也远远未到瓦解的时候,杨广手里还有着相当一部分力量,可以保证自己的统治,只是这一力量后来大多都消耗在三征高句丽之上了。

  这是杨广一开始所没有想到的,这是其犯的最大错误,毁了整个隋朝。

  一征高句丽之时,杨广动用了史无前例的整整一百一十三万大军,其本意根本就不是灭了高句丽,而是彰显武力,让高句丽不战而降。为此他在各大军队中都设立了受降使者,一旦高句丽请降,隋军就得停止进攻,而这恰恰被高句丽军队所利用,在情势不利时候多次以诈降获得喘息时机。

  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隋军本身就不是全力出动,而高句丽却是面对空前压力下不顾一切的鏖战,这在开战之初就给双方造成了巨大差异。

  杨广一开始也只不过是想打一场“政治战”而已,根本没有想过会失败,隋军上下也是如此,在异国他乡作战还如此轻敌,本身就是取死之道。

  而且所谓的一百一十三万大军也是良悸不齐,太多是凑数的,一旦开战起来,非但没有任何战斗力,反而让臃肿的军队行军不便。

  而且如此众多的军队,每天的消耗也是太大了,在后来后勤保障出来了问题之后,顷刻就崩溃了。

  自古以来,哪一次赫赫有名的战役是靠着几百万大军以人数打赢的?

  总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