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一代代航天精神_当科研大佬误入女团选秀[娱乐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同以往的是,这一次我们航天发射器的内部,运载着一位宇航员。

  他是万里挑一,且经过高强度训练的宇航员,他为了此次绕地球飞行,做出的努力不胜枚举,谁都能预料到发射失败的下场,可他却一直坚定着前往太空的步伐,我见他时,望见他的脸上,始终都洋溢着势在必得的自信笑容。

  我心有佩服之于,亦忍不住感慨,五千多年以来,我们祖国大地上仿佛从来都不缺负重前行的人!他们敢为人先,埋头苦干,敢挑大梁。试想倘若有千千万万个这样的人堆积起来,我国有朝一日必将成为他国仰望的存在!

  ……

  路鸣看着看着,忽觉眼眶湿润。

  犹记驻疆见风沙,他们常常赤足在作业场里彻夜勘察,上到年过花甲头发花白的航空界前辈,下至年仅二十大学刚毕业的有志青年,他们为了同一个梦想不喊苦不喊累,坚持不下去了就抬头看看,心中只觉得新疆的星星比别的地方都要近一些、明亮一些。

  犹记许儒城日记中所说的那位前辈,在路鸣初到之时,见她营养不良,前辈倾尽所有给了她一个已经干的难以咽下的窝窝头,这里是绝密试验区,外界的物资许久才能进来一次,能有一个窝窝头已经实属不易。

  路鸣含泪接下,但见老前辈扒了一口自己碗中的开水泡白饭,那瓷碗缺了一角,碗身尚有裂痕,老前辈自己吃得香,可路鸣却分明见到,那粒粒分明的白米饭下,有一半铺的都是黄沙……

  直至他去世后众人才知道,由于食品储备不够,老前辈为了让这些长身体的年轻人能多吃些饭,自己总趁人不注意时往碗里加沙子,那个碗的缺口,就是他饿的头晕之时,一不小心摔得。

  犹记希望小学初建成之际,学校的代理校长寄信让路鸣题一幅字给学校,用于挂在教室里激励学生学习,路鸣自知写字不好看,便让匿名捐了许多钱的许儒城替她写。

  后来,寄回学校的那幅宣纸之上,只白纸黑字地写着一句话——“每一个在希望小学就读过的学生,都是希望小学的希望。”

  犹记载人航天工程被上级批准,路鸣连夜写信给小时候邻居家养的狗的原主人的表姑奶奶的小儿子的孙子,让他已经参军的他将来退伍的时候申请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说不准有机会能登上月球。

  犹记香港回归当日,她在香港与深圳仅有一线之隔的后海湾处散步,凝望着海岸对面的经济特区,她滚烫的泪水随着“我和我的祖国”歌声,一同洒向了带着白沫的海浪。

  犹记第一架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传回来的画面是宇航员与家人的温馨对话,路鸣摘下了操控仪器所要戴的白色特质手套,悄悄试去了眼角微不可察的泪珠。

  这一本日记,清清楚楚地记载了一代航天人的心路历程,从黄沙大漠里夜以继日的作业试验,再到电子显示屏前一个个全神贯注的身影,从青丝熬成白发,航天人身体力行的践行者何为航天精神。

  是敢为人先,是不断创新,是无尽热忱,那埋藏在一代代航天人单薄身体之下的,从来都不只是探索宇宙奥秘的好奇,更多的,是一颗颗建设祖国爱国敬业的拳拳赤子之心。

  路鸣吸了吸鼻子,她从来都没有写日记的习惯,也不会刻意去回忆过往岁月发生的种种,如今翻开了许儒城的这本日记,她才后知后觉地想起,纵使时过境迁,身体不再是自己的,可作为亲身经历过航天奋起的一代,那颗赤诚不改的报国之心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停止跳动的。

  这一刹那,她忽然理解了许儒城捐献器官的深意。

  “请让航天人的心脏,在新一代的胸腔中继续跳动吧,希望吾能用航天人的热忱,为诸君接下来的人生岁月,添上几分独属于星辰的浪漫。”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