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3章 我愿意打头阵_我的亮剑生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简直就是把他阎锡山和十多万晋绥军当猴耍,想到这里,阎老西如何不怒?

  “各位,老汉今天把你们叫来,是商议一下如何对日本人展开反击的,对此你们有何良策?”

  听到要反击,众人的眉头不仅紧皱起来。

  “司令……此事还得从长计议啊。”孙楚率先劝道:“俗语有云,主不可怒而兴兵,将不可愠而致战。日本人刚刚撤兵,咱们一旦惹怒了日本人,等待咱们的将是泼天大祸啊!”

  “是啊司令,晋绥军可是您数十年的心血,一旦没了咱们数百万山西子弟将来靠谁保护啊!”赵承绶也苦苦劝诫着,只有王靖国没有说话,坐在一旁沉吟不语。

  阎锡山长叹一声,“你们都劝我要忍耐,中原大战的时候我忍了他老蒋,日本人来了我忍日本人,八路军来了我还得忍八路军,你们到底让我忍到什么时候?”

  三人都不说话了,严格的说起来阎锡山这个指责跟他们是没有太大关系的。

  按理说,晋绥军的装备在华夏各个军阀里那也是数一数二的,但说起战斗力就不那么出名了。

  抡起名气更是比不上在喜风口一战成名的西北军大刀队、也比不上号称钢军的桂系第七军,同样也比不上扛着死字旗出征的川军,原因就是阎锡山这位晋绥军创建者的性格有关了。

  阎锡山为人圆滑擅长抓经济和建设,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华夏政坛中屹立数十年而不倒并将山西的经济搞得有模有样,号称政坛不倒翁,这固然是他的优点,但这个性格放在一支军队里却成了短板。

  要知道军队不比其他,讲究的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只要宝剑出鞘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但阎锡山很显然缺乏了这种魄力。

  他的这种性格也严重影响了晋绥军的作战风格,在和敌人作战时总是左顾右盼,这也是为什么前段时间冈部直三郎敢只带着山本一木和几个卫兵就干直入克难坡跟阎锡山谈条件的原因,换做别的军阀亦或是莲台民团你试试看,高洪明绝对会先弄死这俩人再说。

  看到孙楚和赵承绶全都不同意,阎锡山转身问王靖国:“靖国,你怎么说?”

  王靖国苦笑一声:“其实我也觉得印甫和萃崖说的有道理,但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同样是对上日本人,咱们只能一忍再忍,而高洪明这小家伙却是屡屡跟日军发生大战并能打胜仗呢,是不是咱们这些老家伙都老了,被后面的小辈给超过了呢?”

  王靖国此言一出,所有人都不说话了。

  高洪明这一年来的战绩那是有目共睹,从栖霞关重创日军四十一师团,再到清苑河将十六师团和一零八师团给打残,一桩桩一件件无一不是天大的战绩,打得日本人现在都不敢招惹他,而反观他们晋绥军却被日本人当成了软柿子捏来捏去还被当成猴耍,丢人都丢到姥姥家了。

  良久,王靖国冒出了一句:“司令,此前萃崖不是说了,高洪明开出了价码,倘若需要他的飞行大队助战,一天三万大洋吗?您若是能保证此战能全程得到飞行大队助阵,我愿意率领十三集团军打头阵!”

  “咦……”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