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82章 人力资源成熟度_重生之投资之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考察ipro产业园,原本不需要张晨亲自前来。他这次主动要求来考察,也不过是为了给沙拿塔努一个邀请他的借口而已。

  原本在他看来,ipro也没什么好考察的,无非是个软件外包企业而已,就像是软件业内的福士康,拼死拼活利润却没有多少。而且他对硅谷那些偷奸耍滑抱团抢功的印度人本身就没什么好感,难免带了几分有色眼镜来看待这个国家和这个国家的企业。

  但没想到,ipro给他结结实实的上了一课。

  这堂课叫做人力资源成熟度管理。

  ipro的技术水平先放在一边,这种软件外包公司,鲜有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大牛。也先把产品质量放在一边,软件外包,解决的永远不是先进性问题而是重复性问题。真正让张晨叹为观止的,是ipro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看了ipro的开发效率,张晨才知道,前世在网上看的那些什么印度软件公司不靠谱的段子多少有夸大成分。单纯从人力资源成熟度的角度上看,ipro能甩matrix几条街,比ibm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软件外包行业,同一般意义上的软件行业不尽相同。现在的软件外包行业,还停留在分包阶段,bpo(商务流程外包)的概念还没形成,ipro主要承接大公司的软件分包业务。

  能被分包出去的工作,基本都是软件系统非核心的内容。

  核心内容和技术都被甲方的开发部门牢牢控制着。做软件分包,为大公司做大型软件企业提供软件外包服务,就像民工为包工头做工一样,只是在做软件外包最底层部分的编码工作。

  软件外包行业,真正的资产,不是技术,而是人。

  数千个如蚂蚁一样分工协作、有条不紊的人。

  ipro这个园区中确实只有三千人,但在整个印度,ipro员工超过两万名。

  ipro的规模很大,而且不止局限于软件外包行业,最初刚起家的时候靠卖食用油卫生,直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才开始介入it行业,至于在软件外包领域大规模发力,已经是进入九十年代的事情了。

  普莱姆基非常有战略眼光,认准软件外包行业后,投入很大,业务扩张的速度也非常快。现在他在班加罗尔就有两个软件园,超过四千五百名程序员在为ipro服务。

  软件开发是有严格分工的,不是只写代码就ok了的。尤其是大型软件和专业软件,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交付验收,每一个环节都有数道乃至数十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有非常严格的交割时间,并行开发的现象更是非常普遍。一些大型外包项目,同时为一个项目服务的员工,就超过数千人。

  那么,如何把这数千人管好,如何让这些人分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