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63章 袍笏(一百二一)_雄兔眼迷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娘家这位侄儿,一月得有二十来天将人留在宫里与魏塱同睡,按理该养出个人中龙凤。

  不料黄承宣随侍魏塱身侧,居然桩桩件件皆是求通不求精,人说是知书识礼的公子爷,要让长辈来评判,那就是绣花枕头一包草。

  黄老爷子居然也是不恼自家的宝贝不求上进,反倒埋怨自己女儿扣着孙子不让还家。只他现在是臣,淑太妃已然是半个君。先君臣后父子,实在争不过自己女儿罢了。

  梁成帝对黄承宣也多有喜爱,不过这一辈的青年俊杰,他也没几个说不爱的。宫里常年儿郎多,金枝少,两个公主生的晚,太平盛世里,其娇贵尊荣无需缀言。

  不知是哪一日,黄承宣遇了永乐公主,从此就丢了魂。

  真丢魂还是假丢魂,都是老一辈的人精在肚子里暗暗揣测,小儿间又能识得什么。但那时魏塱与魏熠还交好,众人常在一处诗书礼射,江玉枫没少听几个皇子哥儿还有些亲贵子弟拿黄承宣逗趣。

  梁成帝在时,有这么一桩婚事当然锦上添花,黄家也没少念叨,可永乐年岁并不算大,梁成帝对两个女儿爱护不已,虽时时夸着一对儿璧人,却一直不肯松口将永乐指给黄承宣。

  到底慈父心态,想等永乐公主年长知了情事后再自己拿主意,这一等,等到了魏塱登基。再论起起黄家现在的地位,黄老爷子哪舍得将黄承宣丢去成婚,好好的一人被个驸马身份限制住。黄淑妃更是一改往日撮合黄承宣与永乐,暗中力阻二人来往。

  另一头永乐见惯了众星拱月,并未觉得黄承宣待她有什么特别,自没要死要活的求嫁,黄承宣剃头挑子急上了天也是于事无补。

  这婚按理该是成不了,变故来在霍云旸返京之后。霍家京中扶持新皇登基,西北又平定胡人之乱。大儿子霍云昇已有婚配当不得良人,霍云旸却是正值英雄少年。霍准为自家儿子求亲,说对永乐公主一见倾心,想请陛下了却相思。

  众人眼色交接却不言,且不管大臣在朝堂上求娶公主是否失仪,单说霍家这打算。驸马爷不好参政,可霍云旸已然立下赫赫军功。即使掌不兵权,一朝战起,却是领兵出征的不二人选。毕竟惹急了皇帝都能御驾亲征,不能因为当了个驸马,就禁止上阵杀敌了罢。

  魏塱几乎毫不迟疑,看着霍云旸道:“将军鏖战归来,朕却不得不做个恶人,驳了相国美意。无忧惨死异乡,朕如今就剩永乐一个幼妹。若永乐与云旸情投意合,那自然是天赐良缘,可永乐若有半分不愿,即便朕为天子,亦不能枉顾人伦。”

  这话说的就巧,无忧公主死了才俩月,先帝先皇后地底下尸骨未寒,永乐愿不愿意正眼看你朕还说不准,你霍云旸张口就喊赐婚?

  也就是当时魏塱初初登基,换了如今之时,怕是直接就破口大骂霍准,我刚死了爹,又死了个妈,妹子也死了,就剩了那么一个,你一朝相国,这个时间点想给自家儿子办喜事?

  虽然霍准跋扈,亦是不太好立即回话,黄老爷子那时也还硬朗,瞧着不对紧赶着站出来劝了两声。

  但既然霍家提了,拖延不是长久之计,唯有先将永乐嫁出去方能以绝后患,还得嫁个霍家不能质疑的人。

  继而淑太妃在永乐面前哭骂“霍家仗着点功劳竟要强娶皇家的金枝玉叶,真要是嫁了,她哪有颜面下去见先帝”。

  娴太嫔抹了两滴眼泪说“霍家不是个好去处,而今先帝驾鹤,不知谁才能护得住我的永乐”。

  魏塱拍着胸脯发誓“皇兄未能护住无忧,必不会让永乐重蹈覆辙,朕要你这一生,永乐无忧”。

  黄承宣及时的出现在了宫里,几乎是眼里带泪,与君长绝。孰料永乐公主拉着他的袖子一扭脑袋,亲自冲到霍云旸面前说自己“要与承宣哥哥白头偕老,你霍云旸算个什么东西”?

  翌日魏塱为黄承宣指婚,梁成帝丧期满一年后二人完婚。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