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十二章 收学生_聊斋:书生当拔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先生,一直都是我。”

  一听此话,夫妻二人不约而同对视了一眼,心知周羽果然不是一般人。

  这一次,周羽正式收吴咏川为学生,并现场题了一幅字,让他拿回家细细观摩,领悟。

  这幅字,其实正是他所创的修行之法,他没点破,而是想再测试一下吴咏川的天赋到底达到什么样的程度。

  回到家里,夫妻二人将字摊开细细观摩。

  一开始,只是惊叹于周羽的书法,一致认为就连书圣也写不出这般传神的字。

  观摩了一会,终于开始沉浸于文字的内容。

  不得不说,周羽的眼光的确够准,吴咏川从字里行间中,终看出了一丝端倪。

  “琪儿,我总感觉先生写的这些字,有点类似于道家的心法。”

  “嗯,的确有点像,只是,到底有什么深意?”

  “我想,这应该是先生给我的一次考验。先生绝非普通人,我不能辜负他的期望。”

  “没事,我陪着你一起悟。”

  琪儿也是一个天姿出众的女人,当晚,夫妻二人一夜未睡,坐在那幅字边研究了一晚。

  次日里,终于悟出了一丝心得。

  于是,吴咏川顾不上休息,再一次去找到周羽,并讲了自己的心得。

  “没错!”周羽欣慰地笑了笑:“我原本以为你至少也得两三天才能悟出一些,没想到这么快。”

  吴咏川回道:“学生不敢居功,是学生与琪儿一起悟的。”

  “嗯,说起来,她也算得上一个少见的聪慧女子,既然你俩都有所领悟,以后可一起修行……”

  当天下午,周羽又去了一趟吴咏川家里,给夫妻二人细细讲了一下那篇心法的要点。

  不觉间,两月过去。

  这日,太学院对学生进行例行考核,阅卷时,太学院一个博士阅到吴咏川的文章时,不由忘乎所以,拍案叫绝。

  之后,这卷试卷又送到掌教那里,掌教同样有些惊讶。

  因为这篇文章不仅文采斐然,而且书法也让人惊叹。

  于是,掌教便唤人叫来吴咏川。

  因为他了解过,吴咏川之前虽然也算优秀,但这次的表现却让人惊讶,无论是行文还是书法,皆超越了一众同窗。

  一问,方知吴咏川在外面又拜了一个先生为师。

  掌教一问情况,却完全没听说过周羽的名字。

  好奇之下,便约了一个老友一起去客栈去拜访周羽,想要一试深浅。

  二人其实是抱着一种优越感去的,毕竟国子监乃是大唐最高学府,而他们都是当朝名儒。

  怎么国子监的一个学生,经外面的人随意指点了一下,进步突然这么大?

  结果一见面,发现周羽那般年轻,心里更是讶然。

  当然,周羽年轻只是在他们眼中而言,他们怎么可能猜到周羽的真实年龄?

  接下来,免不了聊起了儒家经典。

  结果,周羽滔滔不绝,说起各类儒家经典如数家珍,甚至还讲了不少连他二人都不知道的知识。

  这一刻,掌教终于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最后,周羽现场题了一首诗,更让令得二人惊为天人,心悦诚服。

  周羽之所以要露出一些本事,自然是为以后推广儒家学说铺路。

  首先,他得打出一点名气,不是他在乎名气,没有名气,谈何发展?

  很快,周羽的大名便在长安城里传开了。

  很多人听了不服气,纷纷找上门来……结果,反让周羽的名气越来越大。

  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人能与之匹敌。

  他的来历也成了一个迷,引起了无数人的猜疑。

  最后,连唐王都听说了,一时间也有些好奇,便找魏征询问。

  魏征回答说:“微臣也听说了一些,只不过坊间传言不可全信。”

  “可是,朕可是听说,就连国子监几个掌教都对之赞赏有加,这样,你亲自去看看,如果真是个人才,朕一定重用。”

  “臣,遵旨!”

  ……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