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60章 风起维扬地_奋斗在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是把我看得太小了。您名扬天下,我们这兄弟几人也跟着沾光啊。现在我、封兄弟、周兄还有黄兄弟,被人们称为您手下的四大金刚,不光官场上,民间知道的也着实不少!那六合县令听说过封兄弟的名字,没什么奇怪的。”

  周兴也附和道:“封兄弟三十来岁,官居五品,又有周相照拂,堪称前途无量。再加上上无公婆,下无庶子,若没有那个克妻的传言,那媒人恐怕早就踹破门坎子了。若是六合县令不信那个克夫的传言,还真可能托人给封兄弟递话。”

  封常清道:“人家也不是非要和俺联姻不可,只是要俺去一趟扬州,父女俩相看相看。小娘子满意了,这桩婚事才能成。”

  “这样啊……有道理!”崔耕点头道:“既然如此,你就走一趟扬州六合吧。”

  当然,虽然已经商量好了,封常清也不是马上和崔耕等人分开。他得跟崔耕等人经兰州、秦州到长安,最后再坐船,经洛阳,顺着京杭大运河到扬州。

  不过,就在崔耕等人到了秦州的时候,一个传旨太监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原本的计划。

  其人正是刘老四。

  随着刘老四抑扬顿挫地把旨意念完,崔耕当时就有些傻眼武则天让他不必回朝述职,直接赴扬州整治铜钱弊案。

  表面上的理由,当然是无懈可击的。

  大唐自从立国以来,就一直受着钱荒的困扰,以至于必须“钱帛”共用。但是,尽管如此,尽管有崔耕发明了钱票,“钱荒”还是没有解除。

  这时候,一个行当就蓬勃发展了造假钱。大周官方铜钱,一贯钱重六斤四,民间在铜钱内夹杂铜、锡、等贱金属充数,大概是三斤到四斤之间。

  转手就是一倍的利润,技术门槛又不高,自从大唐仪凤年间以来,这种情况愈演愈烈。

  假钱对国家税收、信誉乃至治安等方面,损害极大,朝廷屡下禁令,但屡禁不绝。一些盗铸者“或就陂湖、巨海、深山之中,波涛险峻,人迹罕到,州县莫能禁约”。

  这种情况,又以扬州附近最为严重,大概占全国假钱数量的四成。

  无它,扬州附近多铜矿,所以,这里有朝廷官办的铸钱炉。所以,这里出产名扬天下“扬州镜”。

  所以,武则天下令,崔耕以宰相之尊,前往扬州,督查假钱作坊。

  这事儿从重要性上讲,完全值得一个宰相全力以赴。再说了,你崔耕不是说过,聚丰隆银号的兴起,可以杜绝钱荒吗?现在钱荒没解决,让你肃清假钱作坊,没问题吧?

  没问题才怪!

  这些假钱作坊,都是藏在“陂湖、巨海、深山”等等隐秘之地,崔耕捣毁一个两个的容易,捣毁一部分不算难。但是,怎么可能全部捣毁?

  不过,不完全捣毁,他就不能回京复命啊,这跟发配出外有什么两样?

  原来崔耕出使吐蕃前,处心积虑地对武则天提了一个要求,自己不必一定参加吐蕃赞普葬礼,随时可以看情况回转大周。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来得及参加神龙政变,但被这道旨意一搅合,就算彻底玩儿完。

  崔耕眉头紧皱,道:“四郎大兄,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应该是张氏兄弟特意给我下的眼药吧?难道……上官舍人,乃至太子,就没帮我说两句话?”

  刘老四苦笑,道:“二郎啊,你这回可真猜错了。出这个主意的,不是张氏兄弟,而是梁王武三思,太子殿下和上官舍人,都乐见其成。”

  “为什么?”

  “因为太子殿下,着急你去扬州,给他收拾一场烂摊子。”

  “啊?”崔耕面色微变,道:“到底怎么回事儿?”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