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九章 有眼疾_琉璃满京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习惯的不同。

  玻璃之所以没有在华夏大范围开发使用,并不是因为古人做不出来,而是因为华夏之地源远流长的文化素养,天然不喜欢这种清透、可以一眼望到底的东西。

  琉璃摆件稀少,还可以保持一些神秘感,让琉璃的价格继续维持在高价位上。

  一旦摆件增多,这种清透、无法保有内涵的东西,就会显示出它的劣势,绝对无法和陶瓷相抗争。

  现在这样就挺好,知道琉璃配方和做法的人只有那么几个,还都是自家家奴,很容易就能控制琉璃技术不会外泄。

  然后,每个月推出一两件琉璃,她可以赚很多年的高价,何乐而不为呢?

  夏宴清边想、边说、边看着太孙的反应,没想到这么一个小屁孩儿,他居然像是听懂了。

  说也说了,太孙也听清楚了,夏宴清直起身来,瞅了邵毅一眼。

  她现在很怀疑,上一世的邵毅是不是有很严重的眼疾。

  这么聪明的小孩子,就算性格软弱些,也不至于差到哪里。他怎么就舍弃太孙一系,最终上了靖王的贼船。

  邵毅也郁闷得无以复加,他是真没眼疾。上一世,他是三年之后见到的太孙。

  那时的太孙真不是这样的,那是真的瞻前顾后、小心翼翼。

  纨绔了十几年的他,哪受得了这种性格?

  然后,很多事情就朝着一发不可收拾的方向而去了。

  太孙和夏涵依依惜别,尤其是太孙,对这位刚认识的友人很是不舍。

  马车驶出窑场,行了一段路,邵毅打破了沉默,问太孙道:“殿下如何想起问清韵斋生意上的事情了?”

  这时的太孙有些拘谨。

  他瞄了邵毅一眼,说道:“教导本王的先生们,几乎都说过商人逐利。本王只是奇怪,琉璃摆件如此受人们喜爱,清韵斋是商铺,为何每月只出一两件。”

  他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如此看来,行商之人不见得全都是利字当头。夏姑姑经商,就懂得造福于民。”

  邵毅没答话,只点了点头。

  这样的太孙,大概真的是最适合登基当皇帝的。如果他能一直保持这样的性格和心境,很有可能做个中兴之君。

  太孙这边,沉默了好一会儿,像是在自说自话:“本王不知,今日还会见到一位小公子,如果早知道,应该准备一份见面礼的。”

  邵毅诧异,“你很喜欢涵哥儿?”

  太孙点头道:“涵哥儿不像燕王府那些小太监一样卑躬屈漆,也不像其他王叔家的堂兄弟那样,总是藏着心思说话。本王一个朋友都没有。”

  邵毅见他神情落寞,便有些心软,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劝道:“殿下回去之后,可以准备一份礼物,你们应该有机会再见面的。”

  “真的吗?”太孙倏地抬眼,眼眸里的欣喜几乎要迸射出来。

  看着太孙的邵毅却郁闷的发现,太孙眼里的这份欣喜,还夹杂着一些狡黠。

  特娘的,太孙果然和他印象里不一样,刚才那话,居然在勾他的话呢!

  邵毅皱眉看着他,甚是无奈。

  太孙则乐呵呵的看着他笑,童稚的声音说着:“下次再出来,还会是邵副尉来接崇贤吧?崇贤先行谢过邵副尉。”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