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七十五章 这是一场战争_从电台主持走进娱乐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都不能少》是原时空老谋子的一部经典之作,讲述的是乡村代课老师魏敏芝在得知学生张慧科辍学去城里打工后,她独自一人踏上进城寻人之路的故事。

  那一年,魏敏芝不过十三岁,在同龄的孩子刚刚小学毕业的年纪,她已经成为代课老师,这只能说明当地群众没有太多接受过正规教育。

  即便只是国家已经推行的九年义务教育,但饭要一口口的吃,路要一步步的走。

  这就是当年贫困地区,尤其是贫困山区的一个缩影。

  九年义务教育无疑是伟大的,但也是艰难的。尤其是西部地区,不把‘贫’帽子摘掉,就很难摘掉‘盲’帽子。

  因贫困产生文盲,又由文盲再导致贫困,已经形成了恶性循环。

  最简单的就是那个完全不好笑的笑话:

  你为什么放羊?为了赚钱。

  赚钱干什么?娶媳妇。

  娶媳妇干什么?生娃。

  生娃干什么?放羊、、、后面的只是循环,简单但可怕乃至恐怖的循环。

  《一个都不能少》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主人公不过是个十三岁的孩子,她当然不明白伟大的教育责任,促使她接下‘代课教师’这个工作的唯一原因就是高老师许诺的【代课一个月,五十块钱】。

  五十元,三十天。折合一天还不到两元,在旁人看来简直就是九牛一毛,乃至是九牛一毛上的毛尖尖,但对于当时的魏敏芝来说,这已经是一笔无法拒绝的巨款。

  所谓的【一个都不能少】就是因为当地学生辍学情况非常严重,每年都有。高老师许诺魏敏芝‘如果一个月的时间,学生一个都没有少,那就额外奖励她十元钱’。

  看,就这么简单,十元钱,就是魏敏芝孤身入城寻找张慧科的原因。即便那时的她也只是个十三岁的孩子。

  我们现在再看,确实可以说‘为了钱庸俗’,但我们也得承认,这才是最真实,最可能的现实。

  就像我们总感觉身边有钱人那么多,就像楼上掉块板砖砸死十个人,八个是月薪过万,还有一个是千万富翁。

  但真实情况是,截止到2020年,全国范围内月收入一千的,还有足足六亿。

  赵守时的思维正在蔓延,耳边传来祝丹的疑问:“《一个都不能少》?这电影名字听着就想看。不过,我好像没听说过这部电影。赵老师,这是谁的作品,我回去欣赏下。”

  回过神来的赵守时噢了一声,道:“你没听说过就对了,这是我被章老师的故事震撼,突然萌生的一个想法。我想把这个想法完善成剧本,作为我即将执导的第一部作品。”

  “执导?”祝丹呢喃一句,惊诧的嚯了一声的她,追问道:“你不会是又想当导演吧?”

  赵守时笑着回应:“有什么问题吗?我现在正在北电导演系进修研究生,拍电影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