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二 理政王大臣_七海扬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者认为,裕王在欧洲的合纵连横是促成计划制定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欧洲主要国家的‘疲秦计’,仅仅是一个苏伊士铁路公司就要为这条南北不过四百里的铁路投入六百万两白银,这还是前期投资,如果算上计划中的苏伊士运河,需要多少钱,四千万还是六千万?

  要知道,帝国建立后,所有的大工程中,都没有如此投资规模的单项工程,一个操作不慎,很有可能造成国家财政破产。

  但在支持者眼里,苏伊士计划就是新时代的郑国渠,只不过是秦国的郑国渠,而不是魏国的郑国渠,铁路和运河的开通,会给帝国控制欧洲的机会,符合帝国的国家战略。

  “你也不要管那些风言风语,屁股决定脑袋,坐在什么位置上才有什么样的视野。苏伊士计划是帝国财政破产也要进行的计划,我现在一点也不考虑它是否赔本,我现在只考虑两件事,怎么完成它,怎么保住它!”

  李君华亲自到港口迎接了兄弟的到来,很直接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作为帝国的皇帝,他的胸怀和野心自然是不用多怀疑的。

  李君威则是笑了笑:“国家才有百年大计,商人只看眼前利益,这一点我明白。”

  二人回了皇宫,现在的皇宫非常热闹,皇帝和裕王的孩子们全都在后宫生活,特别是李君威,无论在申京还是外出办事,都没有闲着的时候,怀了孕的女子或者生下的孩子往往会随着家书送回来,现在的李君威已经是五个孩子的父亲。

  而皇帝的后宫虽然只充实进了一个女子,但这位容妃也很争气,第一胎就生了儿子,虽然皇帝只有一个儿子,但子嗣问题已经不是皇室担心的了。

  只不过,皇帝的长子李昭稷并未在满周岁之后被立为太子,这曾经在帝国内部之中引起了很大的争论,各类传言此起彼伏,最为人传播的是,李昭稷是侧室所生,一旦立为太子,若将来皇后有所出,就很尴尬了。

  但在帝国的高层,都是清楚,事实并非如此,他们都知道皇后已经失去了生育能力,而皇帝李君华更是在国务会议上重申了皇室继承原则,立贤不立长。

  这原本没什么,反正皇帝就一个儿子,贤不贤的还不都是他,但是当容妃再次怀孕之后,国务会议代表们也有了疑虑,假如容妃再生一个儿子,而皇帝又突遭变故,立谁呢?

  最终太上皇出面解决了这个问题,由皇帝亲笔立储诏书,放在奉先殿里,一旦皇帝有变故,可取诏书来完成皇位继承,这也就是帝国秘密立储法的来源。

  李君威在申京放松了一段时间,才第一次被宣诏参加御前会议,与固定的国务会议不同的事,御前会议比较自由,除了内阁首相必须参加之外,其余都由皇帝本人或者首相决定参与人选,小规模的御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