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集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_红楼之磨石为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修想不到薛宝钗对他隐隐有了报复的心思,还在书院忙着干活。

  他好不容易才悟出一个道理,读书是读书,考试是考试,这是两码子事,混在一起的不会读书。

  自己写了一个“学以致用”的条幅,挂在了屋子里,然后就去找山子野。

  织机的事让薛宝钗耽误的不轻,拆分开的图纸,每打造一件构件,尺寸不一,组合一起的时候,难免配不上。请来的工匠们连按图索骥都做不到,全靠着瞎蒙,才做好了几套得用。

  偏偏从薛宝钗到工匠们,反而认为这样才是对的,如此的利器就该是这样难,珍重万分的藏着干活。

  黛玉索要图纸可不是要什么经验,就是个你们两清的意思。

  薛宝钗认为自己已经有了成品,再仿造也是不难,况且此时甄家是江南翘楚,敦煌就是姓李,那也太远太远;故此才舍了李修。

  随手烧了书信和图纸的黛玉,问李修,林庄何时能有织机?一屋子女人等着赚钱,不耽误你读书吧。

  李修岂能说耽误,守着山子野这么个大工匠,一个织机而已,能有多难。

  山子野看了重新描绘的新图,知道兹事体大,不敢善专,报给了贾政。贾政看不懂,却也报回了工部衙门,今日终于是来了一位替代贾政的侍郎,周琼周侍郎。

  来可是来了,还不是一个人来的,带着家眷一起来的。

  先把自己儿子周颐介绍给了李修,话里话外的意思是要他儿子入学草木书院。

  周颐十五,原本在京郊一家书院读书,天子私访草木书院的消息一经传出,周侍郎就动了心。又见了那张图后,百般腾挪要了这个差事,替儿子退了学后,带着家眷就来了。

  宝钗猜李修的心思是一点没错,草木书院要想立得住、立得久,就要海纳百川。还是那句话,贫也好、福也罢,进了书院就要守书院的规矩,学子的家世不过是他在山外的名头,上了山入了伙,一茶一饭都要自己去操持,受得住的才能留下来,留不下来的也不强求。

  周侍郎听完李修的表述后,笑言无妨:“吾儿虽无甚大才,却对算学一道极是喜爱。你也知道地,真要算学经科出仕,哪还有个出头的机会?别家书院就是教,也不过是敷衍一下而已。你这里可就不同了,单从这张图来看,就知道算学在这里才是有大用的知识。如何,给老夫一个薄面吧,收了犬子入学,老夫是必有回报。”

  李修连说不敢,四品的侍郎正经的是个官员呢,他又不是贾政,几句话里说明白了算学的功用,该是李修要请的人才对。

  “侍郎大人何必过谦,周兄弟若不嫌弃书院简陋,今日就留下吧。只是...”李修略有为难的看着丫鬟仆役们,还有侍郎的夫人周夫人。

  “只是什么?有什么不妥的吗?”

  李修失笑: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