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八十章:马铮眼中的阎老西_抗日之铁血兵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adx;【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二百八十章:马铮眼中的阎老西(求月票!)

  要说现在的中国,虽然国民政府名义上已经统一全国了,但是内里的情况却并非如此,群雄割据军阀相争,比之东汉末年的三国还要乱。除了老蒋的自己以外,晋绥军、川军、滇军、黔军、东北军、西北军,再加上延安的人马,整个中国依然是一盘散沙,这也是日本为何敢以弹丸之国全面入侵中国的原因之一。

  在日本看来他们根本就不是在与一个完整统一的国家在战斗,而是在和一个松散的联盟在战斗,胜利几乎是可以预期的。

  而在如此多的军阀里面,要说马铮最欣赏的还是要数晋绥军的缔造者阎锡山。尽管作为民国史上有名的政治人物,阎锡山和老蒋一样,依然没有跳出时代的局限性。但是比之其他军阀而言,阎老西无论是在言行上还是执政水平上都不是其他人所能相比的。

  作为留学日本五年的最早的“同盟会”会员之一,也是“铁血丈夫团”成员之一的国民党元老,阎锡山是近现代史上对中国有着非常重要影响的人物。马铮之所以欣赏阎锡山,倒不是因为他手上有几十万大军,而是因为在他的治理下,山西经济民生所取得的发展。

  民国初期,阎锡山在山西无不受北洋军阀强大的势力胁迫,并欲图夺取之。此时,阎锡山采取了“保境安民,惟力是视”方策,大力发展民生经济,使得山西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富裕省份。

  此外,民国时期,阎老西对山西的国民教育,基层的政权建设,以及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制定了宏伟计划。并且进行了大规模的实施和推广,不像其他地方的军阀只说不做。尤其是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即便是现在看来也依然令人惊讶。

  阎锡山很早推行国民义务教育,在《人民须知·民智篇》中他说:国民学校的功课。就是修身、国文、算术、体操、图画、手工等事,有四年功夫就毕业,学下算盘、写信、记账的本事。稍有钱的,再上高等小学校;实在穷的,也可自谋生活。这就是求知识的第一样要事。

  与此同时。阎锡山提出了“民德、民智、民财”的三大施政纲领。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阎锡山大抓了山西的各项建设,工业、农业、农田水利建设都有长足发展,尤其是军事工业的兵工生产,成绩更为突出。有了这些比较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样才有了抵挡北洋军阀各派系的武装进攻和北伐的成功。

  即便是被称之为东北王的奉系军阀张作霖也曾在山西饮恨,当年张作霖派了20万大军攻打山西,费时8个月,山西依然固若金汤,张大帅只能撤兵而回。

  正如1930年的《时代》记述的那样:“作为山西省的‘模范督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