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5、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_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院方原本要求限制拍戏的规矩,当然有道理,也是正确的治学方针。

  但实际情况是经济大潮下,实践似乎才更适合大多数人。

  影视行业最经典的名言就是“出名要趁早”!

  大多数人必须趁着年轻精力旺盛出成绩,然后才有资格继续攀爬,不然早早就掉队。

  荆小强上辈子不也是刚毕业那两三年因为失恋,人不人鬼不鬼的荒废了时光错过机会,最后才跑国外去的么。

  四年时间按部就班的学习那些教条课本,真不如现在歌舞剧专业带动舞蹈系、戏曲系各种直接排练剧目,以演代学,又有经济收益,还早早上路。

  这也算是各有各的道理,对的和对的争论。

  荆小强觉得自己又没去老校区蛊惑人。

  这种事情人心所向、顺其自然呗。

  总之他这趟回来之后,军艺派人过来担纲的《雪原谷》歌舞剧已经排得差不多,和沪戏版本各有特色,戏曲系主打参与的《美猴王》也初见轮廓准备试演。

  感觉沪戏这两年的光环全都是荆小强带来。

  自诩为戏剧学院根红苗正的表演系、导演系这些老专业的领导、教授还是很失落,正好老穆不在,没人压场子,就有些不满的言论各种散播。

  总之也没想过,荆小强来之前,沪戏在沪海高校里什么都不是,连音乐学院都稳压沪戏一头,现在沪戏到全国都算是名校。

  看看这两年报考踊跃程度,已经超越平京同行。

  却只会盯在自己专业那点鸡毛蒜皮得失上。

  各专业联合加强了考勤,严管各种老校区往新校区溜达的恶习。

  无形中划出分界线来。

  可荆小强这会儿的光芒,哪里是这点校规能遮挡住的。

  哪怕他自己成天蛮低调了,架不住风头太劲。

  袁学姐抓住机会过来给荆小强做的专访,终于在沪海电视台播出了。

  嘭的在沪海地区刷屏!

  在没有网络的时代,电视就是最好的日常媒介。

  电视台已经逐渐意识到了这个节点到来,但还不知道技术、政策的发展走向。

  袁嘉准备了好几天,据说痘痘都熬出来几颗,终于张罗着对荆小强做了他成名以来的第一次正式访谈。

  真是看在自家人还差点有露水关系的份上。

  当然袁嘉也很慎重,充分征求荆小强的意见,在哪录,能谈什么愿意谈什么,都按照他的态度来。

  最后选了“太平轮”的后甲板,装修队正在对整条船内装修成餐厅,特意停下施工,一起旁观了漂亮的电视台女主播给大明星做节目。

  就很快,个把小时录好,袁嘉深深的给荆小强鞠躬,带回台里剪辑报审。

  然后很快就播出。

  据说电视台那边有的是根红苗正、有背景,更有名气的主持人想接过这个采访申请,荆小强一概婉拒。

  两年过去,袁嘉瘦了,也有点大头娃娃的意思,但

  请收藏:https://m.njttc.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